当前位置: 首页 >> 淮师文学 >> 学生专栏 >> 正文
【董玥专栏】文学杂感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5年05月03日 22:07   点击数:

我很喜欢文学,很享受独自一人安静读书的时光。我最喜欢的作家是被称为“台湾文学祖母”的林海音。她的《城南旧事》充满了童真、优美和淡淡的哀伤。每每徜徉在她清丽的文字中,被她带入儿时的回忆里,我总会想起《送别》里的词语:“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离别多。”此外,她的长篇小说《晓云》与《晚晴》,我也是百读不厌;文集《在胡同里长大》收录了她所有关于老北京生活的怀念,细细品读,仿佛在悠悠檀香中穿越了近一个世纪的尘埃,感受着那永恒的情趣、永恒的纯真与永恒的美。

也许有人会说,文学是无用的:无法推动生产力,不能高效发展经济,只是一群人在闲暇时间聊天的谈资而已。其实,“真正的美,都是建筑于无用浪费之上。”撇开功利的目的,真诚地欣赏、用心地品读,才能发现文学之美的真谛。文学的世界是广博而绚丽的,不同风格的作品自然会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清丽雅致、古典质朴,蕴含着克制之美的文风。而五四新文学时期创造社的作家群体,常常让我觉得过分的夸张就是虚伪。

以前,我仅仅满足于阅读中外名著,阅读各式各样的作品本身。进入大学之后,利用课余时间,我还阅读了文学史方面的论著,比如夏志清先生的《中国现代小说史》、陈思禾先生的《新文学整体观》等,对文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对文学历史的变迁有了更为客观的认识。在学习文学史的过程中,常常绕不开“革命文学”,常常无法回避“十年文革”对文学的摧残践踏。我便会情不自禁地思考文学与政治的关系;思考得越多,就越会感慨于这个世界的矛盾甚至荒谬:文学是一个独立的存在,不是政治的附属品或者派生物。但是,为什么“延安整风”、“胡风运动”到“十年文革”都暴露了“政治凌驾于文学之上”?为什么直到今天,那些从文学角度看来,几乎一无是处的“革命文学”作品,还会被吹捧得天花乱坠?但是,从另一个层面来思索,自由都是有限度的,文学的自由也不例外。社会责任感、时代使命感乃至人的良知,都可以成为这个限度。而有时候,削平文学创作的棱角来响应政治世界的号召,却与这个限度是有交集的。在两难中,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是坚持做一个有坚守、有信仰的纯粹的知识分子;还是削足适履,响应政治的号召,做时代的弄潮儿呢?

文学的世界是高深的,探索得愈深入,便愈会惭愧于自己的孤陋寡闻。文学可以引领我们触摸到一些本质的东西;可以让我们在人来人往的生活背后,冷静辩证地看待周围的人与事;可以指导我们淡然地认识到人性的矛盾与自私,同时也对人世间纯粹的大善与大美心存感激。

文学不仅仅是一篇篇文字的堆砌,更是一副晶莹美丽的翅膀,让我们的心灵得以摆脱沉重肉体的束缚,在精神的天空下,自由而轻盈地翱翔。

(作者:董玥 审核:朱延华)

关键词: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朱延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朱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