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一平,壮族人,1906年出生于广西罗城县四把乡短峒屯,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北伐战争、广州起义、海陆丰起义和百色起义。1934年10月红军主力长征后,韦一平坚守湘赣边区,在武功山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韦一平调任新四军驻吉安通讯处副主任,参与联络和组织湘赣游击队改编工作,大力开展抗日救亡运动。1939年10月,为了开辟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中央东南局派韦一平去苏北工作,任特委书记。
1940年6月,泰州“二李”受韩德勤挑唆,向新四军驻地进攻,郭村保卫战即将打响。韦一平亲自率领特委机关干部和党训班学员,发动群众支前,全力支援郭村,为郭村保卫战的胜利提供了有力的保障。7月,“挺纵”在陈毅、粟裕指挥下,由江都东进泰兴黄桥。韦一平率中共苏北特委机关与新四军主力部队同时东进黄桥,并为部队的粮草供应及伤病员安置做了大量工作。韦一平与其他同志一起发动群众,日夜赶修工事,扎担架,烙烧饼,做军粮,为黄桥决战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1941年3月,苏北区党委撤销,成立苏中区党委。泰兴中心县委同时撤销,成立苏中三地委、第三行政专员公署和第三军分区,韦一平任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在韦一平的领导下,三地委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巩固和发展了根据地。
1945年2月,苏中军区成立教导一旅,韦一平任政委。4月,根据上级部署,他率部横渡长江,进入浙江西部。教导一旅后改为苏浙军区第四纵队,韦一平任纵队政委。6月,韦一平率部参加了天目山反顽战斗,从富春江一直打到安吉、孝丰,连战皆捷,屡立战功。
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后,根据国共谈判协议,新四军奉命撤出江南抗日根据地。1945年10月15日晚,韦一平带领800多名指战员和地方干部,乘坐“中安”号客轮,从武进县的阴沙开往江北。不料风大浪大,加之船底漏水、超载严重,“中安”号行至泰兴天星港以南约三华里的江面上不幸沉没,韦一平坚守在甲板上指挥,光荣牺牲,年仅39岁。
(作者:徐皎皎 朱梅燕 审核:庄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