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宣传动态 >> 正文
淮海抗战英烈群雕(之五十七):大智大勇敢担当
来源: 时间:2015年08月06日 08:01   点击数:

傅秋涛, 1907年8月3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192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曾任湘鄂赣省总工会委员长、湘鄂赣军区政治部主任、中共湘鄂赣省委书记兼省军区政治委员、湘鄂赣抗日红军军事委员会主席。红军长征后,他参加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

1938年1月,傅秋涛率部由平江开赴安徽岩寺整训,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副司令员兼第一团团长、新四军军政委员会委员。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精神,新四军第一支队在司令员陈毅和副司令员傅秋涛的率领下,于1938年5月中旬从安徽岩寺出发,下旬进至南陵。在南陵,陈毅、傅秋涛召开了第一支队全体干部会议,明确了新四军挺进敌后初期的斗争方针。

1938年6月,傅秋涛率部渡石臼湖,经博望到小丹阳,活动于京杭国道以西的江宁、溧水、当涂地区,甚至挺进到南京近郊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傅秋涛率第一支队第一团进入溧水新桥地区,以大李巷为中心,在溧(阳)、溧(水)、高(淳)和江(宁)、溧(水)、句(容)边区进行抗日活动。

傅秋涛率第一支队第一团自1938年6月进入苏南,至10月奉令调回皖南新四军军部的5个月间,对敌作战30余次,激发了人民群众的抗日热情和斗志,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同时也为苏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39年11月,傅秋涛指挥所部,配合新四军第三支队取得了繁昌反“扫荡”的胜利,毙伤敌中佐以下450余人。1940年4月,傅秋涛参加皖南春季反“扫荡”,在父子岭战斗中击退日军进攻。1941年1月初,傅秋涛任新四军皖南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治委员,奉命向北转移。在随即发生的皖南事变中,他指挥部队浴血奋战,并果断决定分散突出重围,保存了新四军的骨干力量。1941年冬,傅秋涛入中共中央华中局学习。1942年2月,傅秋涛任新四军第七师副师长(师长张鼎丞一直在延安未到任),参与领导了皖江抗日根据地党的组织建设、政权建设工作,开辟了从和(县)含(山县)及巢北地区通往第二师的两条交通线。1943年11月,傅秋涛到延安,入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45年4月参加中共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抗日战争胜利后,傅秋涛任中共鲁南区党委书记、鲁南军区政治委员、鲁中南军区司令员、华东支前委员会主任兼华东支前司令部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山东军区政治委员、中央军委人民武装委员会副主任、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1981年8月25日,傅秋涛病逝于北京。

(作者: 审核:庄飞)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庄飞

编辑: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