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宣传动态 >> 正文
“周家三虎”威名扬 抗日救亡掀巨澜
来源: 时间:2015年07月31日 06:09   点击数:

淮安市档案局馆藏《淮海报》对二虎的相关报道

淮安市档案馆陈列室中珍藏的“虎将”周文科烈士生前使用过的望远镜

绿荫掩英魂——刘老庄八十二烈士纪念馆中的周文科、周文忠二人墓

“淮阴副县长兼副大队长周文科同志十年来斗争如一日,历经数百战,均能冲锋在前,退却在后,英勇杀敌,不幸牺牲,特追赠为模范共产党员,除对其遗属优予抚恤外,并将该县张集区改名为文科区,以示表扬……”在淮安市档案馆保存着中共华中第六委、苏皖第六行政专署于1947年7月7日发出的一份《表扬》。被高度赞扬和隆重纪念的周文科同志,就是曾在抗日战争中威震敌胆的“周家三虎”之一。

■多难童年

1913年6月3日,周文科出生于淮阴县(今淮阴区)刘老庄西南不远的一个农民家庭。周文科的二弟、三弟分别名文忠、文广(周道)。

他们的童年时代,军阀混战,土匪抢掠。老大周文科、老三周文广连续两次被土匪绑票,父亲不断变卖土地才救回了儿子,但这也导致家境日益贫穷起来。周文科12岁时,官兵又来“敲竹杠”,让周家几乎倾家荡产。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周文科自幼就萌生了革命思想,寻求不受欺压、不受压迫之路。“我要读书”,他向父母提出了这样的愿望。父亲认为,三个儿子中应有一人识点字,明道理,日后遇事不输理。于是,全家节衣缩食,不惜借贷,供周文科上私塾、上小学和淮阴城内的私立中学——成志职中。职中毕业后,周文科曾考入江苏省地政局测绘人员训练班,受四五个月的测绘技术训练后,被派去溧水实习。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全国抗日呼声高涨。一大批原淮涟泗的老共产党人离开了国民党的监狱,回到家乡。1937年底,宋振鼎、吴觉、谢冰岩、夏如爱等老共产党人在淮阴城筹备成立苏北抗日同盟会。周文科积极投身抗盟活动。从此,周家三兄弟在老大周文科的带领下,开始了为抗日救亡,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的人生征途。

■奔走救亡

在苏北抗盟活动期间,根据抗日统一战线的原则,苏北抗盟理事夏仲芳在渔沟创办了抗日青年培训班。许多淮涟泗一带的进步青年都参加了培训班,周文科也是其中的一份子。几个月后,国民党地方机构害怕青训班为共产党组织所渗透和控制,形成势力,尾大不掉,遂勒令其解散。

随后,周文科又和三弟周文广与石光辉、石振家、何皓、高大球、朱士良、丁九、许邦儒、谢楷等一行数十人去泗阳临河集,投入中共秘密党员、东北军57军团长万毅举办的军事训练班学习。

1938年夏秋,周文科、周文广等人随陈书同去郯城找党组织,又在当地受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武装“藤玉荣大队”受训。

1939年1月,中共苏皖特委派张芳久、高兴泰、戴曦三位同志来到淮涟地区,开展淮属地区重建党组织和组建抗日武装的工作。周文科与石光辉、张光亚等是第一批发展的12名新党员。3月,淮阴县抗日人民武装——淮阴抗日义勇队成立;6月中旬,淮阴抗日义勇队与涟水抗日义勇队、淮安抗日自卫队进行整编,成立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周文科担任了八团组织科长兼一营教导员;周文广则任排政治宣传员。他们坚持敌后斗争,并且参加了洪码伏击日军、韩庄反摩擦、马庙突围等战斗,最终迎来了八路军主力东进淮海。

■名扬淮海

1940年7月,八路军黄克诚率二纵南下华中,东进淮海。在主力部队的支持下,淮海各县陆续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在新形势下,周氏三兄弟大展身手,抗日救亡,名扬淮阴北乡。

1941年夏,八路军山东纵队陇海南进支队第八团整编为新四军独立旅第三团。不久,因地方斗争的需要,兄弟俩又回到家乡。周文科出任张集区(地跨现在张集、刘老庄、徐溜、五里四个乡的大部分地区)区长,后来又去蒋袁区任联防主任。老三周文广则任乡队指导员。老二周文忠在1940年加入了党组织,在家乡务农,同时为党做情报工作。

在淮阴县的党史资料中有这样一段记载:1942年5月,淮阴县保安大队一、二营全部上升为新四军三师七旅十九团。“随即在6月初,县委又动员了五区南营村的几个共产党员组建了一个警卫班,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发展到了一个连。”周氏三兄弟的家就在南营村,由此可见他们在家乡的凝聚力和工作成效。

随着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日伪对我根据地分割封锁,据点林立,经常集结重兵“扫荡”。周文科领导区乡民众武装,不断打击敌人,保卫家园。

在民兵的围追堵截下,日伪军魂飞胆丧,1944年日军小队被迫撤回县城,据点仅有伪军把守。随着抗日战场形势的好转,周文科带领区队武装,协助主力,拔除了日伪军淮海区18个大据点之一的张集据点,区队武装的战斗力在实战中不断得到成长。不久,周文科又带领民兵武装,在主力部队的协助下,打下了徐溜日伪军据点,最终迎来了抗战的胜利。

■烈士捐躯

1943年8月上旬,周文广在一场战斗中负重伤,伤后第4天,光荣牺牲,年仅19岁。时任淮阴县委书记的李霁明后来在回忆录《百岁自述》中这样说:“我到淮阴后的第一仗,是打击汤集外围的一个‘五乡联防所’,这里面只有二十多个伪乡政人员。战斗前,我亲自动员,但在接近敌人约30公尺时,被敌人的哨兵发现了。敌人一开枪,我们区队的战士们就沉不住气了,这时我一梭子二十发快慢机打出去,当时只有十九岁,人称‘周三虎’的周道,立即带了一个班冲上去,堵住了敌人的大门,包围了敌人住的四合院。周道接连几个手榴弹扔进去,把敌人打得哇哇乱叫,他趁机爬上墙头,却冷不防地被敌人一枪打中了头部……”

1946年,国民党撕毁和平协议,悍然进攻我根据地。在国民党20万大军的重压下,我党决定北撤山东,苏北根据地大部沦陷,处境十分艰难。1947年初,六分区二支队参谋长周文科率约一个连的兵力回到家乡,兼任淮阴县副县长、县大队副大队长,支援地方,与反动势力作艰苦的较量。5月4日,周文科在古寨南孙庄追击还乡团的战斗中,被敌人冷枪击中,于次日牺牲,年仅35岁。

■光辉永存

1943年三弟走的时候,周文科、周文忠兄弟二人擦干眼泪,掩埋好弟弟的遗体,继续战斗;1947年,大哥周文科也为国捐躯,老二周文忠还是擦干眼泪,拿起枪,为亲人报仇。其时,周文忠已是区级干部,他听从组织安排,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他带着游击队拔据点,打伏击,与敌匪顽开展坚决而无畏的斗争,直到解放淮阴城,迎来最后的胜利,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二虎游击队”。

经历了战争的锻炼,周文忠逐步走上领导岗位。1948年,周文忠任中共淮阴县委组织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周文忠曾任淮阴县(市)县长、清江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等职。1985年经党组织批准离休,享受地市级政治生活待遇。2000年周文忠病逝。

今天,英雄已经远去,但我们不应忘记他们用青春和鲜血为抗战胜利立下的不巧功绩。

(作者:淮安新闻网 审核:柏华)

本文来源:淮安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