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宣传动态 >> 正文
淮海抗战英烈群雕(之三十):独立六旅攻涟水 功败垂成报捷间
来源: 时间:2015年07月30日 11:03   点击数:

继698团反攻淮城失利,国民党军第33师独立6旅反攻涟水城的战斗,是另一场让人扼腕叹息、痛心不已的战斗。

根据时任苏鲁战区副总司令韩德勤的命令,民国28年(1939)6月中旬,国民革命军第89军33师独立6旅,在旅长翁达的率领下,着手实施收复涟水城的战事。

当时的涟水城中,驻扎有日军的一个中队100余人,外加涟水县伪常备大队200余人,总计兵力300余人。此外,与涟城互为崎角、可相互策应的淮阴、沭阳、阜宁、灌云新安镇等地,都驻有相当数量的日军,战斗一旦打响,这几个地方的日军都有可能火速驰援涟水。独立6旅这边,投入战斗的旅直属兵力为3个团(其中有一个团为税警团),另外还有涟水县国民政府常备大队4个中队一同参加战斗。

翁达部署:旅直属的两个团,外加涟水县常备大队的第1、3中队和独立中队敢死队,担负攻打涟水城的任务;税警1团移驻五港,负责堵截阜宁和新安镇方向援军;涟水常备大队带余下兵力移驻麻垛,负责堵截沭阳、淮阴方向援军。

6月19日凌晨,攻城行动开始。刚开始的几天,战事几乎没有取得什么进展。每天都是攻攻停停,城上城下互发枪炮招呼,一旦胶着上火,攻城部队便随即撤出战斗。这种状况,直到攻城开始后的第7天,即6月25日,才有所改变。25日早饭后,攻城部队组织起密集火力,掩护敢死队等同时从三个方向攻城。守城的日伪军,大概是连日疲累,再加上本就兵力有限,因此城外攻城部队最终得从便益门攻进城内。紧接着,东门、南门也相继被攻破。守城日军眼见着分散守城占不到便宜,便迅速收缩防线,将所有兵力都集中到作为伪常备大队队部的关帝庙内,凭借高墙大院顽固死守,同时向上峰发出求救电报,坐待增援。

战事进展到如此情势,这可让攻城部队兴奋到了忘乎所以的地步。翁旅的指挥官们,打量着已被围成铁桶似的关帝庙内的日军,以为取得胜利已是十拿九稳的事情,于是,他们一面让手下拍发电文,向远在兴化水乡的韩德勤发电报捷,一面下令撤回所有堵援部队,一门心思地来围歼关帝庙内的日军。

就在众人都期待着瓮中捉鳖完成最后的围歼时,让所有人瞠目结舌、并最终导致战局完全改变的情况发生了:25日中午,淮阴、新安镇方向的日军援军,从南北两个方向长驱直入、迅速赶至涟水城下,从北门反攻进城,在背后给了攻城翁军以重重一击!与此同时,原本被包围在庙内的日军,见援军到来,士气大振,乘机向庙外翁旅发起反包围。这一下,整个战场形势完全被逆转,倏忽之间,原本占据主动的翁旅攻城部队顿时陷入日军的内外夹击之中。

独立6旅包括其所隶属的第89军,不是蒋介石的直系部队,原本战斗力就不强。此时面对日军的疯狂夹击,顿时陷入了一片慌乱之中。在勉强支撑一段时间后,便仓皇退出战斗。至此,轰轰烈烈的独立6旅收复涟水城之战,就以如此怪诞的惨败结局,最终定格在淮海地区的抗战史上。

独立6旅反攻涟水城之战,国军将士伤亡累计达数百人。时至今日,人们早已摒弃了以胜败论英雄的思维定势,他们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但他们付出的牺牲,同样值得后人铭记。

(作者:zry 审核:庄飞)

本文来源:文学院责任编辑:庄飞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