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沂涛(1907-1943),沭阳县沂涛乡朱庄村人,贫苦农民家庭出身,家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二。11岁那年,受生活所迫,朱沂涛来到邻庄的一位地主家里当小伙计。地主老爷见他聪明伶俐,便让他陪伴小少爷玩耍。
一天,两个小孩行至河边,小少爷不听沂涛劝阻,执意要下河游泳,并吓唬沂涛:若是告诉老爷,就狠揍沂涛。结果下水后,小少爷不慎溺水而亡。丧子的地主老爷不分清红皂白迁怒于沂涛,要沂涛为其子抵命。地主老财的无理行径惹发朱姓家族的群起共愤,全族人联合起来出面与地主据理力争,双方的官司一直拖了五、六年之久,最终不了了之。经历此事的朱沂涛,虽幸得以脱难,但在他年少的心灵上,却从此刻上了对人世间贫富有别、善恶炯异的深刻印象。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39年春,沭阳沦陷。此时已过而立之年的朱沂涛,在地下党负责人杨伟大的引导下,满怀民族大义投身抗战救国,加入地方抗日武装。不久,朱沂涛的弟弟朱沂松受哥哥影响,也参加了汤曙红领导的八路军陇海南进支队三团,并在转战洪泽湖西半城的一次战斗中光荣牺牲。国恨家仇,这让朱沂涛的抗战意志更加坚定。他随地方武装频繁活动于九区的高沟、杨口、太平、马厂一带,多次在困境中已少胜多,打退敌人。至39年秋,他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3年阴历9月24日下午,据守在钱集据点的日伪军到张圩一带抢粮。时任新四军三师十旅(淮海军区一支队)独立一团排长的朱沂涛,率队在张圩鸭庄一带执行任务,与敌遭遇。装备精良的敌人凭着强大的火力掩护发起数次冲锋,朱沂涛指挥队伍临危不惧,沉着应战,凭借圩堆、坟包以土枪、土炮抵御敌人,双方互有伤亡。由于天色近晚,日伪军不敢耽搁开始向据点方向撤退,伏在坟包后面指挥作战的朱沂涛,察觉了敌人的企图,便起身指挥战士追击。而就在这时,一颗流弹击中朱沂涛的腹部,顿时鲜血如注般往外直流。朱沂涛没顾上这些,他一边用手捂着腹部,一边继续指挥战斗,直至因伤势过重而昏迷过去。
面对人事不省的朱沂涛,当地一位乡干部带人找来担架,迅速将他抬到谢河抢救,沂涛所在的部队也紧急派人将他的爱人和一子三女接去医院探望。伤情危重的朱沂涛,最终由于失血过多、救治条件有限壮烈殉国,遗下四个年幼的子女,最大的12岁,最小的尚不足周岁。为了纪念烈士,1943年底,当地政府作出决定,将烈士出生地太平乡更名为沂涛乡,也就是今天的沂涛镇。
(作者:zry 审核:庄飞)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