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年前,新四军36位伤病员在江苏阳澄湖畔一带,依靠当地群众掩护,与敌人斗智斗勇,谱写了一段抗战传奇。若干年后,这个故事被搬上舞台,演绎成现代京剧《沙家浜》,唱红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沙家浜》所讲述的故事只是新四军东进、北上抗日斗争历程之一。自1937年10月诞生,直到1947年番号撤销,这支部队从华中转战江南、苏北以及山东,展开了波澜壮阔的斗争,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对于新四军的贡献,毛泽东曾作过高度评价:“新四军是消灭不了的”,新四军“已经成为华中人民的长城”。
吴志勤老人:我们当时有36个伤员呢
“要学那泰山顶上一青松,挺然屹立傲苍穹。八千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俺十八个伤病员,要成为十八棵青松!”这一段铿锵有力的唱词是《沙家浜》的压轴戏。
76年后的今天,当年的“18棵青松”仅剩一人,他就是现在生活在无锡、已经92岁高龄的吴志勤老人。
“戏里讲沙家浜十八棵青松,其实我们当时有36个伤员呢,那都是呱呱叫的好同志!”和记者说起沙家浜,老人劲头十足。
吴志勤1923年出生在无锡县钱桥镇溪南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9年2月,年仅16岁的吴志勤成为“江南抗日义勇军”二路一连的文化教员。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第二次国共合作达成,分散在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1939年,新四军军部确定了向北发展、向东作战的作战和发展方针。1939年5月,担任东进作战任务的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名义,穿过苏中大地来到常熟,集结在阳澄湖水网地区,以芦苇荡为掩护,开展游击战争。
“第一仗就缴获了一挺轻机枪。”参军后的首战至今让吴老记忆犹新。1939年5月30日,吴志勤跟随部队到常熟摸查日伪据点,在回师中遭遇清乡扫荡回来的日寇。激战半日,吴志勤和战友们击毙日军30余人。此后几个月间,吴志勤又参加了火烧日军虹桥机场等数十次战斗。在战斗中,“江抗”从最先的1000多人迅速发展到5000之众。
眼看“江抗”越来越得人心,国民党三战区向新四军军部施加了强大压力,蛮横要求“江抗”西撤。为了顾全大局,1939年10月,“江抗”西撤并准备向苏北发展。这就是京剧《沙家浜》开场中大部队转移的历史背景。
老人告诉记者,在战斗中负伤的他,和刘飞、夏光等其他伤员留在了阳澄湖畔的后方医院养伤。“所谓的后方医院就是借农民的客堂、灶间侧屋,实在没地方了,就把老百姓家里的牛棚猪圈腾出来作为伤员的病房。”当时,吴志勤右腿受伤严重,日伪和恶霸势力经常来搜查,吴志勤和战士们就用卸下的门板当床铺,敌人一来,他们就撤到几条小船上,藏匿于河流支岔的芦苇丛中。
两个月后,在当地群众的帮助下,36名伤病员基本痊愈,又再次集中起来。1939年11月6日,“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新“江抗”宣告成立。以36名伤病员为火种,江南地区的抗日力量再次燃起,继续执行新四军东进战略。
徐耀良馆长:反“清乡”,涌现了一大批“阿庆嫂”
京剧《沙家浜》让常熟和沙家浜地区名满天下,但实际上,常熟本无沙家浜这一地名,今日的沙家浜,当年叫横径乡,1992年3月12日,撤乡建镇时,考虑到沙家浜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就选择了当年是抗日后方医院的横径芦荡乡改名为沙家浜镇。之后,又在当年的后方医院所在地建起了沙家浜旅游风景区,每年接待200多万游客,讲述着那段激荡人心的烽火传奇。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中不断发展壮大,给予了1940年在南京成立的汪伪政权有力的打击。对此,国民党顽固派十分恐惧和嫉恨。1941年1月,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发生后,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随即,党中央决定在苏北盐城重新组建新四军,新四军从此独立自主地肩负起华中敌后抗战的重任。然而,重新组建后的新四军处境十分艰难,尤其是日伪在华中根据地开展的“清乡”运动。
位于沙家浜景区的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馆藏资料显示,1941年7月,日伪军在苏南地区开始了残酷的“清乡”,对人民实行空前的恐怖政策,制造了一系列血腥大屠杀,大批的民房被烧毁,粮食被抢走。
“我从记事起,经常听身边老人讲过那段残酷的历史。”徐耀良1945年出生在常熟横泾村,历任沙家浜镇专职通讯员、文化站长、沙家浜革命历史纪念馆馆长等职。他先后采访了150多位新四军老战士和那段历史的见证人。
“虽然敌人手段很残酷,但人们没有被吓倒,涌现了一大批像‘阿庆嫂’这样的革命群众。”徐耀良掌握的大量资料显示,在反“清乡”斗争中,很多革命群众加入了斗争行列,如涵芬阁茶馆的老板娘陈二妹、从上海来开展革命工作的女学生朱凡、在日寇眼皮子底下转移枪支的戴阿大、掩护后方医院护士逃脱搜捕的徐巧珍、发动妇女洗军衣做军鞋的范惠琴等。据记载,光沙家浜地区就涌现了33位抗日英烈。
“你待同志亲如一家,精心调理真不差。缝补浆洗不停手,一日三餐有鱼虾。”正如《沙家浜》唱词所述,新四军依靠与人民群众的鱼水情深,坚持游击战,使日伪“清乡”运动遭到彻底粉碎,为抗日后期的战略反攻积聚了力量。
《沙家浜》:从一篇抗战通讯到传世史诗
在沙家浜革命纪念馆内,记者还惊喜地看到一张《新华日报》复印本。这是1961年7月20日出版的报纸,36位伤病员之一的刘飞时任上海警备区副司令,他在新华日报第3版新华副刊上发表了题为《阳澄湖畔》的革命回忆录,向人们介绍了那段难忘的岁月。
1957年,新华社记者崔左夫专程赶赴苏州、无锡、常熟、太仓等地采访了三个月,写出了通讯《血染着的姓名——三十六个伤病员的斗争纪实》。上海沪剧团报道改编成沪剧《芦荡火种》,剧团在排练过程中还到常熟横泾、唐市体验生活,当地有地名厍浜,常熟本地话发音与“沙浜”相似,创作团队最终起名“沙家浜”。沙家浜的地名也由此而来。
最后让那段抗战传奇轰动全国的是京剧《沙家浜》。由于沪剧《芦荡火种》演出后一下子火了,去北京公演后,被北京京剧团看中,改编为现代京剧。毛泽东在看了京剧《芦荡火种》后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么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是火焰了嘛!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从此《沙家浜》唱遍神州大地,历久不衰。
“京剧《沙家浜》是根据史实创作的,能够这么轰动,因为完全是真实的历史体现。”徐耀良曾经拜访了很多围绕沙家浜进行创作的文艺工作者,对于沙家浜这段历史的走红,大家有个共识:“这是对新四军坚持抗日的最好褒奖,让人们记住了新四军留下的那段惊心动魄的抗战史诗”。
有史料记载:新四军在八年抗战中成长壮大,主力部队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000余名,民兵近百万人。建立了苏皖浙豫鄂五省八个战略区,解放人口3400万。全军对日伪作战24600次,毙、伤日伪军293700名,俘日伪军144200名,另有54000名日伪军投诚、反正。被迫与顽军作战3200次,毙、伤、俘顽军官兵143000名。
(作者:严 颢 审核:庄飞)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