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宣传动态 >> 正文
经典再现中华民族的抗战岁月②
来源: 时间:2015年07月27日 11:16   点击数:

一把刻刀、一块木板,如此简单甚至简陋的工具,却是抗战时期爱国艺术家们唤醒民众、保卫家园的最有力武器。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野蛮侵略,中华民族奋起抗争浴血战斗。那一段波澜壮阔的峥嵘岁月,被一大批青年艺术家定格在一幅幅黑白分明的木刻版画中。在那艰苦卓绝的年代,木刻版画由于材料简单创作快捷,由鲁迅先生大力倡导而迅速成为激励全民抗战的先锋和主力。

如今,历经战火得以留存的部分抗战木刻,很多已成为博物馆的珍贵藏品。虽然经过了近一个世纪的光阴,但凝视着那一根根利刃刻出的粗犷线条,依然可以聆听到它们在发出无声的杀敌怒吼。这些纸张泛黄、画面拙朴的旧作,带着极强的时代印记,穿越厚重的历史,震撼人心。

新兴木刻第一声呐喊九十“抗日”

6月8日,上海,虹口区西江湾路476弄公园坊。

小雨,六栋有着近百年历史的三层红砖小楼在一棵棵绿树的簇拥下,显得格外清新。1937年侵华日军占领上海后,这些由中国商人出资修建的小楼曾一度成为日军军官宿舍。如今这里是某单位的家属居住区。

24号是其中的一个单元,83年前,由郑野夫等人组建的进步美术团体“野风画会”就在此从事木刻创作。记者在现场寻访,现在的24号居民对“野风画会”似乎不那么熟悉,但是,提到鲁迅,他们都表示“当年鲁迅是这儿的常客”。

“鲁迅是上世纪30年代中国新兴木刻的先锋和向导。在整个抗战时期,由他倡导的木刻宣传贯穿始终,成为激励民众抗日的重要文艺形式。”上海鲁迅纪念馆研究室副主任李浩告诉记者,鲁迅早年对苏联、德国等国的现代版画很感兴趣,觉得这种写实作品传播效果好、创作廉价而方便,非常适合在当时的中国推广,因此后来大加扶持。

从1931年8月17日为陈铁耕、江丰、黄山定等13人举办木刻讲习会算起,到1936年10月去世前不久抱病参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并与木刻青年座谈,鲁迅先生在生命的最后5年,为指导青年从事木刻创作倾注了大量心血,不仅进行艺术上的指点,还通过购买作品等方式给予经济上的资助,大批在上海的青年艺术家都曾当面聆听过他的教诲。鲁迅纪念馆副研究馆员秦海琦说。

在鲁迅纪念馆入口处,一幅大型浮雕吸引了记者的目光,它描绘了一个被蒙住双眼绑在柱子上的男子,正使出浑身力量欲挣脱绳索,怒吼而起。这幅浮雕的底版正是李桦在1935年创作的木刻《怒吼吧,中国!》。当时正值日本帝国主义策动华北事变,加紧准备全面入侵,中日民族矛盾空前激烈,作品以入木三分的遒劲刀法和线条,刻画出中华民族这位巨人已经猛醒,正奋力挣脱帝国主义与一切反动势力强捆在身上的枷锁,要拿起武器为民族解放而战斗。

而解放后曾任广州美术学院院长的胡一川,也是当年鲁迅先生虔诚的听众之一。1932年初,身为杭州艺专学生的胡一川正在上海,亲耳听到日军“一·二八事变”进攻上海的枪炮声,亲眼看到十九路军英勇抵抗。在鲁迅的激励下,热血沸腾的胡一川创作了木刻作品《到前线去》,向亿万人民发出了抵抗侵略的紧急召唤,引起了巨大的社会反响,成为公认的抗战木刻代表作。

知名鲁迅研究学者李允经近日撰文说,1931年,日本侵略者悍然发动了 “九一八事变”,一场尖锐复杂的民族革命战争摆在了全国人民面前。民众的觉醒是夺取抗战胜利的根本保障和力量源泉,“到前线去”便成了时代的召唤。上世纪30年代初,与胡一川同时代的多位艺术家们,都不约而同地用木刻的形式,向全国民众发出了“上前线”的号召和动员,如陈铁耕的《送郎上前线》、卢鸿基的《儿啊!为了祖国勇敢些》、江丰的《到前线去》、野夫的《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等先后面世。正如李允经所言,鲁迅倡导的中国新兴木刻运动,以星火燎原之势在抗日战争中发出了全民族的呐喊,激发了全民奋战的力量。毫不夸张地说,新兴木刻诞生后的第一声呐喊就是“抗日”!

15万人参观全国抗敌木刻展

5月24日,武汉,湖北省博物馆。

一场题为《中国战斗》的抗战时期木刻展在这里落下帷幕,两个月的展期内,展览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约15万名参观者。358件抗战木刻展品,不少出自当时知名的年轻木刻家之手。作品有对敌人凶残面貌的揭露,有对中国民众悲惨生活的表现,但更多的是全民族抗战中的各种壮烈图像,如《被枷锁的中国怒吼》、《保卫我们的城池》、《最后关头》等。

湖北省博物馆陈列部主任王纪潮告诉记者,这些作品接下来还将在全国多个城市巡回展出,而武汉之所以成为首站,是因为其中不少展品曾于77年前全面抗战爆发初期,由胡风主持在武昌展览过,当时引发全城轰动,极大地激发了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

据介绍,这次展览由湖北省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联合主办,300多件展品均为湖北籍文艺理论家、诗人胡风旧藏,后由胡风的家人捐赠给北京鲁迅博物馆。北京鲁迅博物馆常务副馆长黄乔生说,抗战全面爆发后,随着平津、沪宁等地相继沦陷,武汉一时成为全国抗战的中心,一大批木刻艺术家来到这里。胡风在武汉主编的《七月》就是扶持、发表抗战版画作品的重要刊物。

“1938年1月8日至10日,胡风依托《七月》主持全国抗敌木刻画展览会,300多幅作品在武昌民众教育馆展出三天,先后迎来近万人参观。民众被木刻家们的精湛艺术所打动,更为作品表现出的爱国精神深深感染。”胡风之女张晓风说。

1938年1月11日,在汉口创刊出版的第一张《新华日报》,就以《“抗敌木刻画展览会”参观记》为题,报道了此次展览的盛况。

全国抗敌木刻画在武昌展出之际,正值侵华日军大举进攻中国腹地之时,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三天万人观展,只是当时全国军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一个缩影。据湖北省博物馆相关资料显示,1937年底南京沦陷后,国民政府大部分军政机关迁往武汉,社会各界名流也云集武汉,纷纷投入到全民抗战的洪流之中。1938年6月11日,侵华日军进攻安徽安庆,武汉保卫战爆发。之后5个月时间里,中国军队先后投入约110万兵力,与35万日军在长江两岸展开激战,战线绵延1300余公里,进行大小战斗数百次,毙伤日军10余万人。武汉保卫战,中日双方投入兵力之多,战线之长,时间之久,规模之大,为抗日战争史之最。会战的结果,使日军不得不放弃“速战速决”的企图。从此,中国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相持阶段。

记者在湖北省博物馆的观众留言簿上看到,一位来自四川的参观者这样写下自己的心声:“朴素的木刻,蕴藏震撼人心的力量;历史刻在了木板上,更深深刻入了人们的心里。”

美军“乔治·华盛顿”号航母结束在日本长达7年的驻扎,启程回国。引人注目的是,日本海上自卫队“出云”号直升机航空母舰也在“华盛顿”号旁边游弋,为其送行。这是“出云”号今年3月25日正式服役以来首次高调亮相。

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号是一艘新舰,而70年前的1945年7月24日,与之同名同姓的侵华日军海军旗舰“出云”号,却早已在二战结束前夕被美军击沉于大海中。在彻底覆灭之前,这艘罪恶累累的军舰曾遭到我空军的多次轰炸攻击。湖北省博物馆近日展出的抗战木刻中,一幅由马达创作的《轰炸出云舰》,就生动地记录下了这一振奋人心的历史瞬间。

据史料记载,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前后,停泊在上海黄浦江苏州河口的日军“出云”号用大炮猛烈轰击中国军队阵地,掩护日军进攻;它还轰击上海的工厂、学校、民房等,造成中国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巨大损失。8月14日8时40分,中国空军第2大队副大队长孙桐岗率领轰炸机21架,从安徽广德空军基地直飞220公里抵达沪市上空,开始了一连几天的轰炸行动,主要目标就是“出云”号及其护卫舰只。

中国空军的壮举令民众拍手称快,当时的上海《申报》等报纸都不吝篇幅,给予了充分的报道。记者近日在上海解放日报社查阅1937年《申报》的电子版发现,当年8月16、17日,该报连续两天在头版重要位置刊发多篇消息、特写,生动地报道了“出云”号遭到中国空军打击的情况,如《暴风雨中大战 我空军发挥威力 轰炸出云舰予重大威胁 在沪西与敌机两度激战》、《我机猛击烟雾弥漫 万众注目轰炸出云》、《我空军大施轰炸 敌潜艇中弹焚毁 日码头被炸死伤数十人》等,如今读来仍令人荡气回肠。

硝烟已散,历史永恒。6月8日,记者漫步上海外滩,霏霏细雨中浦江两岸依然游人如织,东方明珠电视塔和上海市人民英雄纪念塔隔江相望,巍然屹立。苏州河口,建于1907年的外白渡桥默默地注视着这一切。这座108岁高龄的钢铁桥梁,饱经了百年中国的沧桑变化,是当年中国军人轰炸出云舰的最好见证者。这里是78年前的战场,中国军人的壮举已然定格于马达的木刻中,轰炸出云舰的壮烈一幕永无可能再在黄浦江上重演。然而,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千里之外的日本,新的“出云”号又赫然亮相。这样的“重名”到底意味着什么?令人深思,更令人警惕。

(作者:俞小帆 审核:庄飞)

本文来源:新华日报责任编辑:庄飞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庄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