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大学的暑假。感觉有点不一样,没有作业,没有父母的管束,很自由,想干嘛就干嘛,但时间久了也就感觉些许无味,有时甚至怀念可以回到过去,但是,大学也有大学的乐趣,北京年会,这是个不错的回忆。那8天,是一个蜕变的过程。
【可爱毛毛虫】:
这是第一次出远门,没有父母,没有导游,完完全全是靠自己。当踏上北京这片土地的时候,身上大包小包无数,在火车站里占了好一会,跟我一起的还有刘肯择和王晓萌,三个人在火车站里仔细地查阅地图,那种感觉,说不出,但是很好。公交车站,地铁站,再是公交车站。当三个拎着大包小包的身影穿梭在北京的人流中,却感觉是一副很特殊的画面。当找到宾馆时,心中的那种激动又是无法替代。
抵挡不住北京城的诱惑,去北京的第二天,三个人就各奔东西,出发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这又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真希望它不会消失。
【茧】
在北京,我会感叹:却道天凉好个秋。年会的第一天,太阳很大,风却是凉飕飕的,年会记者组的人前往中国教育报的报社参加培训,在这期间,我也认识了一位女生,她是中国农业大学的学生,也是她学校记者团的团长。这位女生我也就不多细谈,只感觉她是一个很体贴的女孩。
中国教育网的郜云燕主任接待了我们,郜云燕老师对新闻事业的独特见解真的让我对新闻这个东西有很大的改观,或许我现在走的新闻路会遇到很大坎坷,但这也是必须要经历的。
我在年会的第一晚是在农大年会会场里度过的。我属于后台组,那天晚上有年会晚会的彩排,所以当培训结束之后,我们后台组的马上又冲回了农大,对晚会的彩排进行报道,在报道时又遇到了很多阻碍:表演人员不齐、道具遗失、拒绝采访等,跌跌撞撞到从18点报道到22点,最后又和刘肯择俩人追赶最后一辆开往自己住所的公交车。很苦,很累,但是感觉很充实,遇到了不少学校的精英!回到住所,又开始赶今晚的采访稿,中途还不小心睡着了很多次。在这里,就要感谢一下王晓萌了,谢谢你帮我修改了采访稿哈。
【蝴蝶】
年会正式开始那天,我还清晰的记得自己心中说不出的喜悦。脖子里挂着“学生记者”的牌子,手里握着采访本,各种潇洒,东奔西走,寻找年会中的亮点。我还记得,当看到于丹老师来到现场,心中是那么激动,要知道啊,当时我和她就只有不到3米的距离!
年会期间,我后台组就转变成了机动组,配合年会志愿者进行会场管理,当开始自己亲手做的时候,才知道是有多么辛苦,就算遇到不顺心的事,还是要把它们都埋在心里,学到了很多,在这期间,又认识了好多人,一个总是自称自己是“哥哥”女孩,还有一个摄像奇才······
那是一个夏末,大家的热情却还是如同夏初一般高昂,有过吵闹,有过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当年会结束的那天,年会记者组,大家在拍下合影时,那是伤感的,却又是喜悦的。大家一起奋斗了8天,又在一起相处了8天,当要离开,是该落泪。
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人,在这里,希望以后还能相见。
(作者:龚毅骏 审核:朱延华)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