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淮通故事 >> 正文
向晚蝶,亦天涯——淮师2012届“周恩来班”采访手记
来源: 时间:2012年05月17日 00:00   点击数:

班级简介:历史文化旅游学院09级02班从2009年入学以来,一直坚持用周恩来精神引导班级发展,形成了良好的研究周恩来精神,学习并践行恩来精神的良好氛围。三年时间里,班级积极组织开展各项活动,热心参与社会工作和公益事业。三年时间里,他们先后获得了“校五四红旗团支部”、“校五四红旗团支部标兵”、“校优秀班级”、“江苏省先进班集体”、“江苏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并成为了“淮安市慈善总会志愿服务集体”,其主持项目还获誉“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项目”。班内同学分别在国家级、省级、市级各项比赛中表现突出,屡屡获奖。班内学生论文在《中国电力教育》、《经济研究导刊》、《社会工作》《淮海晚报》等诸多报刊杂志上发表。班级自创学习刊物《先锋报》至今已出刊21期,三年间,每月一刊,从未间断。2012年5月17日,历史文化旅游学院09级02班以优异的成绩成功当选了淮阴师范学院2012年度“周恩来班”。

你是水,有水的柔情水的灵动;我是墨,有墨的深沉墨的凝重。自从墨和水结合成一个精灵,我们就注定相依为命生死与共,借笔尖抒怀,留下足迹,无论是非曲直,自有后人拜诵。

从初入大学校门的懵懂少年,到挥斥方遒的未来脊梁;从一张张彼此陌生的面庞,到一声声力搏苍穹的呐喊,三年的岁月里,历史学院09级02班用自己的青春谱写出一曲曲团结奋进的凯歌, 用自己的豆蔻年华演绎了一幕幕动人心弦的岁月舞曲。

为了那风雨中的背影

“精神引导集体,活动成效凝聚”这是他一直挂在嘴边的话。从走进这个班级开始,他就把创建周恩来班当做自己的目标,夜以继日,废寝忘食。当我问到班里的同学为什么为了这个荣誉而努力的时候,他们说:“为了集体,为了青春的名义,也为了那个风雨中的背影”。

赵海林教授就是这样的一个人,自从担任了历史文化旅游学院09级02班的班主任之后,他就决定把这个可爱的集体建成一个辉煌的集体,一个迎风而上的集体。

他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为了让学生们更好的把恩来精神融入到学习和生活中去,他整理了大量阐述恩来精神,展现总理风貌的文献资料,带领大家学习恩来精神,并为此与大家一起制定了《创周恩来班工作的相关要求》、《志愿服务活动管理规定》等多项制度,以确保周恩来班的创建工作有序开展。

在学生眼里,生活中他是一位和蔼可亲的老朋友,他与学生一起交流,一起谈心,相互鼓励;在学习和工作上,他又是严格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是他,一步步把这个集体,带上了周恩来班的正轨。

一书成月,一笔天涯

“如果说青春是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那么,总要有一些回忆留着以后慢慢回顾,这种回忆会让我知道:‘给,永远比拿快乐’”。从走上创建周恩来班这条路开始,他们就知道自己的路会更有挑战。但他们明白,要飞翔,就要选择逆风的方向。

从学习恩来精神,到研究、践行恩来精神,这个集体,一直在他们的道路上风雨无阻地走着。

参观周恩来纪念馆,观看周恩来纪录片、周恩来生平事迹展、周恩来精神读书交流会、周恩来生平作品朗诵比赛、唐人街实地拓展训练、钵池山小组训练,桃花坞团队建设等等,每一个班级活动,他们都会用心去做好,“是恩来精神将我们的心拧成了一股绳”。他们明白,一个有凝聚力,有向心力的集体,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出他们的战斗力。

走进校园,每一个地方,都能见到他们的笑脸:校内素质拓展训练,为大一新生开展“抗挫力训练”,与扬大社会工作班创建校际交流恩来精神的问卷调查、义务承担校捐款箱保洁工作等等,学之于人,服务于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在校园里演绎着一个又一个的青春故事。

爱是不分地域,没有门槛的,恩来精神就是这样告诉他们的。当你看到重建后青海玉树欣欣向荣的景象时,是否会想到他们那一次为玉树地震发起的捐款活动?当你看到一个又一个的贫困家庭得到社会的援助时候,你是否会记得,他们把淮安市慈善总会对他们班级多次公益慈善活动的感谢赠品全部送到了贫困居民的手里?当你看着身边一个个青少年带着花一样的笑容健康成长的时候,你是否会想起他们那次社区青少年社会工作?当你看着人口普查表上那一个个闪耀的数字时,你是否能看到他们在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艰辛、认真、忙碌的背影?当你看到福利院里老人们温馨的笑容,你是否会想到牺牲假期在家的机会,携手老人,共迎新春的他们?

三年的坚持,他们把对总理敬畏付诸实践,身体力行,给自己的青春打上了无悔的烙印。“以专业服务社会,以志愿奉献社会”,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真谛。

谁说蝴蝶飞不过沧海

一年前,在这个舞台上,他们带着两年的艰辛,捧下了“周恩来班创建奖”;一年里,他们总结经验,厚积薄发,用自己汗水和泪水浇灌着这朵精神之花;一年后,也在这个舞台上,他们用三年的岁月谱写的篇章有了回报,他们终于拿下了“周恩来班”的称号。

“三年里,他们没有喊过一声苦,没有喊过一次累,他们一次次地感动我,这不只是一个集体,也是一个家”,班长王宏愿如是说。

谁说青春是脱缰的野马,谁说脆弱的蝴蝶飞不过沧海,他们,真正把恩来精神当做了一种信仰,并且证明了信仰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可以想象,要成就今天的辉煌,三年里,他们该承受多大的考验与挑战。不只一次地遇到问题和困难,但是,在探索和践行恩来精神的道路上,他们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坚强。“每一次,当你坚持不住,想要放弃的时候,想想当初自己为什么不顾一切坚持走到了这里”。因为信仰,他们不放弃,因为爱,他们不抛弃。他们让恩来精神在新时代青年人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

《先锋报》21期兢兢业业的坚持,三个项目从一而终的默默努力,7篇论文深刻的思索,数以百计的奖项背后无悔的青春誓言。

大三的他们,很快就要踏入大四,踏入社会,或者是选择继续读研,但是无论选择了哪一条路,这段记忆都会是他们生命里一道美丽的风景。恩来精神,会在他们未来的道路上继续发光发热,继续着属于他们的传奇。

“‘有一种成长是心与心的交流,有一种成熟把责任担在肩头’,在花开花落之间,我们一路向着地平线的方向奔跑,哪怕摔跤,哪怕跌倒,因为我们曾经告诉自己,长大了,就算难过,就算受伤,也要学向日葵一样,无论前路坎坷还是曲折,无论是痛苦还是悲伤,任何时候,我们的脸,也要向着阳光… …”让我们祝福他们,带着恩来精神,带着淮师精神,在未来的道路上,释放属于他们青春的光芒。

(作者:杨永斌 审核:任燕)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root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