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说我是纯理科生,我的文科老师们一定举四肢赞成,不说我的理科有多好,但说我文科有多差。这当然与我文学类书本的“洁癖”有关。
看来是与文学先天有缘吧,最终的我,在大学进了文院。
不得不说我看见那么多文字就犯困,好几次趴在书上流口水,思来想去还是要从最能让我感兴趣的小说入手……
都说文学作品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一个时代的精神风貌,事实就是如此,不需要依赖史书记载就可窥见古今中外的兴亡盛衰,就可以知晓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小说虽然是虚构的故事情节,有作者主观情感,但我们都知道,文学的一切源泉来自社会。
读《愤怒的葡萄》,我知晓了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时期农民水深火热的生活和人民情绪叛逆的时代特征,懂得了即使身处逆境也不放弃追求光明的未来;读《飘》,我看到了一位热情叛逆的美人在一系列挫折之中改造自我改变家族和自己的命运的辛酸历程,看到了一位女人应有的尊严与骄傲;读《京华烟云》,我了解了民国时期老北京历史演义风俗变迁的时代风貌,理解了新旧交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古今中外的小说名著,涉猎不多,但已经让我感受到不少乐趣,这乐趣不单单是书带来的,当好友向我推荐自己刚刚阅读过的书,我回答已经看过了时,有一种别样的成就感。书本是人生最大的财富。犹太人让孩子们亲吻涂有蜂蜜的书本,是为了让他们记住:书本是甜的,要让甜蜜充满人生就要读书。读书是一本人生最难得的存折,一点一滴地积累,你会发现自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有人说:自己的大脑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对读别人的书嗤之以鼻,认为读书是没有必要自己思考就行。我同意那个跑马场的观点但是不认为没有必要读书,思而不学则罔,培根在《论求知》说过: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只有让别人的思想在自己的大脑中奔驰,才能孕育出属于自己的思想并使其成熟。看言情武侠小说的人会在自己的脑海中甚至写下构思的故事,如果没有看过这些东西,想要写出来是很不容易的。我会根据以前的言情小说想象自己想要的故事情节却不会想出武侠故事就是因为我根本没有读过武侠小说。所以,任由各种良马儿在自己的跑马场奔跑,终有一天将自己驯养的良驹放出驰骋。
书是阳光,照耀贫瘠的心灵;书是雨露,滋润心中的梦想;书是风帆,推动人生的航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