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淮通故事 >> 正文
【教育厅每月一星特稿】五个十年 一个盛夏
来源: 时间:2012年02月18日 00:00   点击数:

淮通社编者按日前,江苏省教育厅组织开展“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大学生记者采访活动,按照教育厅要求,淮师新闻网开设“教育厅每月一星特稿”栏目,现刊发淮阴师范学院新闻通讯社外宣采写中心主任童彤同学采写李吉林老师的稿件《五个十年 一个盛夏》。

/

“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大学生记者采访团成员与李吉林老师合影,左四为淮通社童彤同学。

她气质从容淡定,泛白的头发微卷,调皮地落在耳沿,红色的棉袄里依旧是一件红色的线衫,整个人看起来都红彤彤的,充满了喜气,脚上甚至还穿着一双灰色小靴,很有时尚感,像一个潮流达人。她就是教育界的明星——李吉林,这是我第一次见她时的印象。

花开在心扉,阳光点亮年华

1938年,濠河水岸,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诞生了一个婴孩,呱呱坠地,被父母的爱宠溺着,为她取名“吉林”,本是一个像冬天的名字,却偏偏将生命绽放在盛夏。翻开卷宗,浏览网页,对于南通市李吉林老师的介绍可谓满地铺宣,洛阳纸贵的胜景一时间又被广为盛传。

18岁,最美丽的年华,李吉林欢喜的走进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这一次的停留,竟是半个多世纪的驻足。数数身后远去的岁月,她亦无悔无怨,“教育是我心灵的寄托,我虔诚相待”,这是李吉林对其一生最精简的概括。书面的文字太多,更多描述的是她的卓越成就、显赫功勋,然而对于她这个人,我们知道的少之又少,她就像一首诗,婉约又充满豁达。“我没有赞美自己的欲望,只是觉得我良心很好,特别喜欢自己善良的心。”李吉林单纯而又朴实的自我称赞让人动容,她爱她的学生,爱她的家人,她也爱她自己,她懂得只有珍爱自己,才能对生活充满自信。她简单的过着她的生活,而这生活又是如此的精彩。

没有谁可以选择命运,然而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改变生活的轨迹。

十年文革浩劫,这一朵在寒风里的六月菊也无可避免的被摧毁蹂躏,然而她不屈的根茎依旧紧紧地抓着脚下的土壤,固执地迎接风雨。因为爱,因为颠簸不破的对学生的爱,她没有选择放弃,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执着的守了五十多年,如今白发盘踞额角,她依然深爱如昔。灰色的年华里,她蹲在火炉旁,亲手将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痛并心酸着,然而也就在此时,心底的那棵火苗开始有燎原之势,她暗下决心定要用未来的人生将这空白的十年全部补回。

上帝开了一个不大不小的玩笑,她却宠辱不惊。

对孩子的爱,对生活的爱,对命运的宽容,让她在困境里越挫越勇,那一股韧劲将她带离阴霾,心中有爱,花开正灿。

青春一卷而去,洒下漫天星斗

在李吉林老师的人生里,吴天石先生起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天石,我心中的星座》一文的字里行间里,流溢出李老师对吴天石先生无限的感激与敬爱。吴天石先生乃是建国后的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是李吉林老师的良师益友,时至今日,李吉林想起吴天石先生都会不自觉的激动,“一个大领导关心一个小学老师,这是一件多么让人感动的事啊!”吴天石先生对李吉林的帮助与肯定,让这朵在冷月清风下新生的花朵见到了久违的阳光。

知音可遇,伯乐难求。

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李吉林遇到了很多帮助她的人,这份感激让她回馈给的更多人,二十多年前,她挑起了培养青年教师的重担,如今年过古稀,她的学生遍布四地,桃李开满天下。这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学老师能达到的成就,然而她做到了。

“对于青年教师而言,李老师给了我们一片阳光,一份惊喜。”说此话的是现任南通师范附小施建平校长,他也是李吉林的得意弟子,而今光阴蹉跎,年华逝去,可是李吉林的思想由更强壮的队伍延续下去,绵绵不绝,亘古不息。李吉林就像一个罗盘,让学校走在正确的航向上,让情境教育之路走上辉煌。她后来成为江苏省特级教师,年少成名,却不曾自鸣得意,她兢兢业业的走在自己热爱的路上,把出去讲课的机会留给她的学生,让更多人走上舞台,这就是李吉林,无私的奉献着自己的爱,圆了很多青年老师专业发展的一个梦想。

就是这样的一个老太太,获得了“江苏省每月一星”的荣誉称号,无愧于她的学识,更是来自她崇高的人格魅力。

你的微笑,一如当年

李吉林说:“我是一个长大的孩子。”在她的内心深处一直种着一颗童心,她与她的学生在师生的关系之外更是隐藏着一份朋友间的真情,真心待人,以真诚获得一份喜悦。她的五十载年华里是与一群天底下最纯洁的灵魂呆在一起,于是,她也保留了一颗纯洁善良的心。

说起孩子,李吉林总是显得很兴奋,优雅安静坐在一旁的她会忽然间停不住地说话。这样的她神情多姿,灼灼耀目。孩子是她的全部,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世间最纯粹的心灵,五十年未曾搁浅。18岁那一年她走进了校园,与孩子一起唱歌,一起踢球,一起玩耍,蓝天碧云下是她浅浅的微笑,把爱注入孩子的心田。

她不仅仅是一位特级教师,她也是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她的光环实在太多,这两点最无法教人忘却。她走在上岗上,感受着清风明月的夜,然后将她的课堂带到大自然里,让孩子们最真切的感悟到美丽;她走在乡间,寻找路边艳丽绽放的蒲公英,然后将她的孩子们领到田埂上,一起吹送蒲公英的种子飞向蓝天;这就是李吉林的情境教育!

“孩子是一群沉睡的心灵,如果不在他们小学幼年时将她们唤醒,她们就会被泯灭了。”对于孩子,她更像一位不知昼夜的织娘,整日里都是埋首纺着自己的纱,将平实的布料做成云锦。她对待孩子从未有高低贵贱之分,在她的心中,教师的爱是平等的,没有贫富罅隙,在爱的天平上,她只会将两端同时加上相同的砝码,而不会偏向任何一方。

她以一种虔诚的姿态对待教育,用毕生的心血从事教育,你赞或是不赞,她都在那里,不离不弃,守着她的那份事业,执着依旧,爱依旧,微笑亦是依旧。

这似诗一样的故事,这似诗一样的人,她有一个冬天的名字,却有一个六月的人生。

/

“每月一星”学习宣传活动大学生记者采访团成员、淮通社童彤同学与李吉林老师探讨教育心得。

李吉林老师简介

李吉林,1938年5月出生于江苏南通。1956年至今,一直任教于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她是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儿童教育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曾当选为七届、八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七届主席团成员),荣获首批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三次)、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早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她怀着满腔热情投身到教育改革的热潮中。她看到传统语文教学的“繁琐、抽象、低效”的弊端,心中万分焦虑,积极探索“生动形象、低负高效”的新语文教学,在1978年开始了情境教学的探索。她如饥似渴地学习中国古代文论“意境说”,学习哲学、心理学、美学,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论,积极进行实验。历经十年终于创立了“情境教学”的理论体系及操作体系,构建了以“情景交融”为主要特色的具有民族文化底蕴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优化的情境中学习语文,在模拟的生活情境中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巧妙地把儿童的情感活动和认知活动巧妙地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她始终关注着儿童,她发现情境不仅对儿童的语言认知起着积极的作用,促进儿童情感、意志等非智能因素的发展。而且对儿童其他智能,诸如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交往智能都可以起到积极作用。情境教学的功能决定了它应该属于整个小学教育。于是,她大胆提出“情境教育”,实验进入更为宏观的新范畴,从语文教学向各科、向各育拓展,从一个实验班发展到整个学校各科各育联动。

而今历经28年,她对“情境教育”的研究仍在继续,她提出了一系列自己独特的教育主张,创立了“情境教学”、“情境教育”、“情境课程”,构建了情境教育的理论框架和操作体系,成为我国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之一。“情境教育”是教育部(国家教委)教育科学规划“八五”、“九五”、“十五”重点课题。研究成果曾连获全国首届、第二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李吉林现任江苏情境教育研究所所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全国教育规划专家组成员、全国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国教育实验研究会副理事长、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中央教科所兼职研究员、南京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等职。先后出版《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训练语言与发展智力》、《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诗篇》等8部专著。

(作者:童彤 审核:朱延华)

关键词:

本文来源: 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root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