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4月4日电(记者张国宇) 清明前夕,文学院积极响应中共中央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号召,利用中华传统节日的重要契机,依托淮安本地的红色文化资源,开展了一系列主题鲜明的党日活动。文学院以党支部为单位,分批组织师生党员和入党积子来到车桥战役烈士陵园、刘老庄八十二烈士墓、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感怀老一辈革命者的爱国精神,并举行了“淮阴师范学院文学院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挂牌仪式。
传统文化祭忠魂
3月29日,文学院党总支组织30多名师生党员来到车桥中学,与该校党支部共同开展纪念车桥战役70周年“利用红色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托举‘中国梦’淮安篇章”的党日活动。
在车桥中学,省作家协会会员、淮安区侨联领导、长篇小说《车桥战役》的作者施向平为大家作了报告,车桥中学部分师生参加了报告会。施向平图文并茂的再现了车桥战役惊心动魄的历史故事。一幅幅扣人心弦的照片,一段段真实感人的文字,使在场师生为之感动,深受鼓舞。
报告会结束后,双方举行了红色文化教育共建座谈会。教育局督导室林以平和车桥中学党支部的主要成员参加了座谈会并发言,文学院党总支书记阎大伟主持会议。会上,双方师生踊跃发言、气氛热烈,为共同探索依托红色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言献策。随后,阎大伟授予车桥中学“淮阴师范学院优质生源基地”的牌匾,并与车桥中学签订了“红色文化教育与党性教育”合作共建的协议。最后,文学院向车桥中学三名贫困学生代表发放了慰问金。下午,两校40多名党员来到了车桥战役烈士陵园,参观车桥战役陈列室,共同缅怀革命先烈。
3月29日,文学院第七党支部40多人走进新四军刘老庄连纪念园实境教学基地,重温光辉历史,学习烈士精神。师生走进党性课堂,观看了再现刘老庄八十二烈士英雄事迹的专题教育片《砥柱》。“我们不知道他们是谁,我们却知道他们是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为了春回大雁归。。。”在八十二烈士纪念馆的墙上,撼人心魄的生命绝唱让师生们深受感动。随后,大家来到了革命烈士纪念碑前,敬献花篮,鞠躬默哀,共同缅怀革命烈士。
3月30日,文学院第四党支部30多名师生党员来到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和“新四军文化艺术馆”。历史图片、相关文物再现了“新四军成立”至“抗战胜利”8年间的历史重大事件,展示了“铁军”不断成长壮大的历程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顽强精神。“新四军文化艺术馆”力图还原战争场景,叶挺狱中手稿放大展示和摄影展览、陈毅诗词展、红色婚恋等场地的复原给参观者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师生们随后来到陈毅、曾山等将领的旧居,并在警示墙前进行了党风党性现场教育。最后,大家来到盱眙县河桥镇参观了“我的兄弟叫顺溜”玉皇山红色影视基地。
红色文化促发展
为了确保党日活动由“耳濡目染”到“触及灵魂”,文学院党总支还组织参加活动的学生党员以及清明节回家的部分学生,融合红色文化教育,开展以家风、家训为主题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传播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为了深化教育成果,在党日活动的基础上,文学院还将结合专业特长优势,适时举办“红色文化与核心价值观培育”、“车桥战役与粟裕的战略决策思想”、“长篇小说《车桥战役》的创作特色和教育价值”等理论研讨活动,推进红色文化教育活动的有效载体,建立起全方位覆盖、多渠道渗透、情与理交融的红色文化教育新模式。
为了形成运用红色文化培育核心价值观的长效机制,文学院经过研究决定,把每年清明节到来前的一周作为“英烈纪念周”,并结合实际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
本次教育活动通过追思缅怀、精神研讨、基地共建、文化服务、结对帮扶等多种方式,加强了党员的党性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了通过教育实践活动的洗礼和榜样的引领,使红色文化蕴涵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精神追求,外化为大学生自觉行动的目的,升华了党员师生代表的精神世界。
(作者:张国宇 审核:阎大伟)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张善荣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