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 >> 文学院 >> 正文
文学院开展“提升境界、净化心灵”主题党日活动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3年12月10日 10:31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12月10日电(记者张国宇 张善荣)为了配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全面贯彻落实“正衣冠、照镜子、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近日,文学院组织党员师生前往山东临沂开展了“提升境界、净化心灵”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学习、感悟、体验、重温、座谈交流等多种形式,深入学习沂蒙精神,加强党员的党性修养和党性教育,让每一位参加活动的党员师生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思想洗礼。

12月7日上午,文学院党总支40位党员师生在车上含着泪水观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学片《力量》后,首先来到位于山东临沂市区的华东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烈士纪念塔,缅怀革命先烈;来到陵园内的临沂市抗日战争纪念馆,认真参观了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三大主题展览之一的沂蒙精神大型展览,对沂蒙精神有了全面深刻地了解。当天下午,文学院一行来到了山东莒南县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东省政府成立地暨八路军115师师部旧址,寻找抗战胜利背后或沉重、或感人的故事,感受山东军民血浓于水的战斗亲情。12月8日,党总支一行驱车赶往地处沂蒙山区腹地的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马牧池常山庄村,先后参观了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人民子弟兵将帅纪念馆、红嫂纪念馆等多个纪念馆,认真听取了讲解员讲解,全体党员无不被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深深打动。在红嫂纪念馆,全体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学习了红嫂原型明德英、沂蒙母亲王换于、沂蒙六姐妹、沂蒙大姐李桂芳等众多沂蒙老区伟大女性的感人事迹。在跟着共产党走纪念馆,全体师生党员在刻有“跟着共产党走”歌词的石碑前,举起右拳,重温了入党誓词和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参观结束后,党总支一行又徒步来到红嫂原型明德英的故居,看望了明德英的长子李长俊及其他后人,也送去了同是革命老区淮安人民的问候。

山东沂蒙是著名的革命老区,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华东、山东党政军领导机关长期驻扎在这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沂蒙人民与山东党政军一起,共同孕育形成了“爱党爱军、开拓奋进、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本次党日活动,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红色情境体验中深化了对群众观的理解和感悟,促进了群众观教育从静到动、从古板到鲜活、从被动接受到参与体验的转变,取得了心灵感悟与境界提升的良好效果。全体师生党员深深认识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之所以能“最后一口粮当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是因为党和人民军队忠实地执行了党的群众路线,真正做到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赢得了人民的信任和爱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新的历史时期,共产党人只有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党的最高利益,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并不断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才能永远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党员师生纷纷表示,沂蒙之行,深受震撼,无比感动,心灵接受了一次深刻洗礼,也深刻认识到当前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价值。活动结束后,一定进一步学习弘扬沂蒙精神,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向深入,立足本职工作,努力加强党性修养,为争做新时期优秀共产党员而不懈努力。

IMG_7130.JPG

图为文学院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诗词。记者姜知含

IMG_7152.JPG

图为文学院学生党员与红嫂后人亲切交单。记者姜知含

(作者:张国宇 张善荣 审核:孙辉)

关键词:文学院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张善荣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张善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