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 >> 文学院 >> 正文
文学院四月的思念:感恩四月 情满校园
来源: 时间:2013年04月27日 00:00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4月27日电(记者管婷婷)四月份,文学院以“科学学习,健康生活”主题教育月为契机,以“感恩”为主题,依托“四月的思念”诗歌朗诵会这一平台,以清明节祭奠先贤、瞻仰伟人为起点,以孝敬父母、祈福雅安、学会感恩、报效社会为主要内容,开展系列教育活动,进一步树立了同学们的感恩意识,提高了道德品质,增强了爱国主义情感。

慈乌反哺,感恩父母

百善孝为先。学院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出发,用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熏陶当代学生,用慈乌反哺、羊羔跪乳的故事教育学生孝敬父母,尊重师长。采菊诗社教唱同学们《诗经·蕗莪》,大家饱含热泪,在吟唱中体会做父母的艰辛、做儿女的不足。学院还积极倡导同学们在母亲节、父亲节之前,为父母做一件贴心事,同学们用一个电话、一句问候、一个拥抱等最朴实的方式,传达了子女对父母深深的关爱。

祈福雅安,感恩生命

“四月的思念”不仅对于先人的慎终追远,更是对当下生命的珍惜反思。面对芦山地震,文学院各班和各社团通过主题班会、捐款赈灾、烛光祈福等系列活动愿逝者安息,生者坚强,表达了他们对灾区人民的深深祝福。通过各种祈福活动,同学们更加感受到了生命的可贵,团结的力量,进一步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大家纷纷表示,要善待生命、珍爱生命、感恩生命。

寸草衔结,感恩社会

感恩父母、感恩生命,更应该报效社会和国家。自2009年开始,文学院通过“四月的思念”这一平台,五年时间里分别开展了“追思与感恩”、“追思革命先烈”、“榜样·力量”、“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毛泽东诗词”等专场朗诵会,引导学生看好书、诵好书、用好书。用毛泽东诗词、周恩来精神、英雄人物的事迹感染学生、鼓舞学生、教育学生,树立他们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以自己的努力回报社会。尤其对于学院“三困生”,不仅从物质上帮助他们,更从精神上关注他们,在双重帮助中让他们懂得感恩,自强自立,回报社会。

小链接:

名词解释

文学院“四月的思念”朗诵比赛创立于2009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五届。师生同台,通过以朗诵为主的艺术形式,慎终追远、缅怀先贤、感恩思源。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的同时也促进学生基本专业技能的夯实和提高,举办四届以来,已形成了相对固定的模式和良好的效应,得到了全院师生的积极参与和响应, 在全院甚至全校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影响,成为了文学院具有深厚人文底蕴的特色品牌活动之一。

节目理念

从2009年开始,文学院每年以清明节为契机,开展“四月的思念”诗歌朗诵比赛,进行感恩教育,怀念先人,祭奠先烈,而这一主旨恰与文学院的人文思想相契合,在活动的组织准备过程中,每个班都有文艺尖兵起带头作用,从诗歌的创作和编排都是由学生独立完成,通过活动的组织策划,夯实学生的基本技能,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每个班的班主任都参与到朗诵中,这也促进了师生的良性互动,同时也增强了班级集体凝聚力和荣誉感。

(作者:管婷婷 审核:孙辉)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root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