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 >> 马院 >> 正文
儒学的当代价值全国学术研讨会
来源: 时间:2017年11月18日 22:17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11月18日电(记者张彤彤2017年11月18日下午2:00,由江苏省儒学学会主办,淮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承办的“儒学的当代价值全国学术研讨会”暨2017年江苏省儒学学会年会进入分组讨论阶段。第一组报告由上海大学教授朱承老师以及江苏科技大学副教授崔海东老师主持与会的有中国社科院。江苏社科院哲学与文化研究所副教授孙钦香,南京大学讲师厉李海超多位来自不同大学的学者出席此次报告会,进行一番精彩的关于哲学的学术研讨。

图为研讨会现场。记者吕桐炎

本次会议分为常规发言和互动讨论两个阶段。首先,主持人朱承老师宣布会议开始,然后各位老师就各自的论文进行报告讲解。丁成际教授围绕儒学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两者关系的主要形式以及如何产生这种形态来进行论述。他认为两者是既处于一种相互认同,相互否定的状态,又是处于相容相鉴相兼的状态。他认为两者未来趋势为相鉴相容的良性互动,同时更好的现代化、中国化。南京大学讲师李海超老师的报告主题为《超越“超绝的心灵学”——探索儒家心灵哲学开展的新路径》,李老师认为我们可以借鉴现代心灵哲学的基础,以精练的的情感基础开启新的本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本源实现从实像论到现象论的转化,看出儒学的发展新路径。

江苏社科院的孙钦香老师则从丧礼角度论经典儒家死亡观,孙老师通过对《礼记》中的三篇文章来说明儒家的死亡观并不是只有阶段逗留式的“未知生,焉知死”,其实他的内容非常丰富,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面对死者,展现儒家的文化观和审美观。另一个是面对生者,表达孝道和哀情的忠道观。淮海工学院的刘晓春教授从人文环境背景出发来说明当今的腐败有些很深的儒学根源,并且举了很多例子比如臣民色彩过浓,公民意识淡泊,等级观念厚重,刘老师的发言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常州大学的胡志刚副教授从家和孝的关系来进行论述,他认为中国的家与孝也可以像技术一样实现一个转化。随着社会环境、文化等等的发展,他们的额未来可能会开发出一种新的模式。朱承老师等等其他老师也一一进行发言。

图为胡志刚副教授。记者吕桐炎

最后,主持人崔海东老师对以上常规发言进行了总结,会议进而进入互动讨论阶段,各位老师之间就第一部分的报告进行讨论,思想的火花碰撞激烈,而更多的碰撞还在继续。

(作者:张彤彤 审核:陈树湘)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严凤莲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严凤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