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老师会叫我写后记,而且还是随便写。我知道这是老师不想给我任何约束。
尽管才大一,但是,自从听说《知游录》那一刻开始,我想我得好好写几篇。所以,我写过《知游录》;现在还在学姐的带领下一起编辑着同学们写的《知游录》。不管是写,还是编辑,我都非常珍惜,因为在这里,我可以感知许多意外的美好。那是一种不亚于哭泣的孩童得到无尽的安慰,不亚于缺水的沙漠隐藏着广阔的绿洲,不亚于黑暗的尽头闪过的一丝的光亮。
正如《如游录》开栏语中所说的那样,“知”即是求知,指教,甚至知交;“游”即是交游;“录”指笔录,记录,甚或是回忆录,知游录主要通过心得、实录等的方式,尽可能多地再现师生交流的过程,尽可能生动地展示同学们的交流心得。这也是我为什么珍爱《知游录》的原因。
在我的脑海中,对于老师这个职业曾出现过几个词汇:敬畏、惧怕、不屑、坦然、理解、回首、感谢。师情堪比父爱,教诲如沐春风。尽管如此,但是刚刚升入大学的我还是感受到了一些细微的变化,大学老师上完课再也不会如中学老师那样喋喋不休,我们变得很自由,感觉找老师探讨个问题还要盼星星盼月亮,还是还会担心自己没有碰到老师的运气。
但是,在一次次阅读《知游录》之后,我终于明白,在大学里,不管你去不去找老师,老师都在那里。尽管他们不会如之前的老师那样事无巨细,但是,他们总是始终如一地守望着我们,守望着这个校园,所以才有了让我欢喜的《知游录》。在这里,老师和同学们就各自所感兴趣的事慢慢谈,静静聊,大到未来,小到鸡毛蒜皮,专业的,八卦的。一句话,课堂之外,所有的话题在师生之间都不再是交流的禁区。聊到高潮处,自然是老师真性情地流露,自己喜欢过的歌,走过的路,老师,不,那时一定不仅仅是老师,都会娓娓道来。避开那些繁杂凌乱的专业知识,剩下的只有生活中那个平静美好而又祥和可爱的一位智者,抑或长者。
当然,在《知游录》文字里,我们还看到了许多年轻的灵魂。表面上看,他们嘻嘻哈哈,有时还会很个性地说“不”,但是,这些文字却“出卖”了他们,因为在字里行间,我们读出了他们对人生的思索。所以,才会有《最不该做的就是虚度光阴》、《此生辽阔,何必束手就擒》这样一篇篇文字,道出人生该有的姿态。
很久以前看过一本书叫《根与叶的絮语》,说的是家长和孩子,仔细想来,老师与学生之间何尝不是这样一种关系。一棵大树,每年都会有新的绿叶发芽,长大,成熟,凋零。大树依然屹立,静心等待下一拨孩子的到来……如此反复。也许有过抱怨,也许有过无奈,但心底的那份坚持让他们依然挺立坚韧。
感谢那些给过我们一次又一次生命的大树,是你们让我能在现在的生活中立足;也感谢写出一篇篇抒发情感、蕴含哲理的学长们,因为有你们,成长的路上我们才不孤单,才会一路欣赏,一路成长…
(作者:徐洁洁 审核:陈树湘)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