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4月28日电(记者 杨茜 毛纹 周苏宁)4月23日,外国语学院在弘文1-217举办了第十三期读书分享会。本次活动由新闻与传播学院王新鑫老师主讲。外院副院长潘娟、史红梅,以及淮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警官和学院师生代表参加活动。
图为《北上》读书会现场
王新鑫以知名作家徐则臣及其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北上》为核心,带领师生们开启了一场精彩的文学之旅。她分享了徐则臣与淮师的深厚渊源,徐则臣曾在淮师工作,是她的大学老师,也是她写作道路上的引路人。徐则臣的文学素养与创作理念深刻影响了她,为她提供了宝贵的写作指导与启发。在文学领域里,徐则臣的深耕不辍,也激励着淮师学子不断追求文学的卓越。
在书目分享环节,王新鑫着重解读了徐则臣作品创作风格的演变。她指出,《北上》是徐则臣老师基于海量资料积累和多次实地考察所实现的历史记忆重构。作品围绕运河展开的地域文化叙事,也极具艺术感染力。《北上》的世界精彩纷呈,这部作品经过电视剧、话剧、音乐剧等多种媒介形式的改编,影响力深远。围绕文学传播,王新鑫提出建立多媒介桥梁的独到见解。她倡导以生活化的语言传播学术化的故事,用日常化的表达拉近文学家与大众的距离,通过匠心独运的模式,拓展文艺受众群体。
随后,师生们围绕传统文化的坚守与传承、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及时代与运河变化等主题,分享了各自的阅读心得和思考。王新鑫以“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解答了同学们在创作与阅读中的困惑。
淮安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的警官结合运河承载的几代人记忆,分享了自己独特的感悟。同学们就《北上》改编电视剧中的警方情节提出了相关问题,边检警官们耐心解答,普及了相关知识,进一步深化了对运河文化和社会现实的理解。
此次读书分享会为师生搭建了高质量的文学交流平台,让大家在徐则臣的文学世界中汲取养分,进一步激发了校园阅读热情,为校园文化建设增添了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