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网10月30日电(记者 顾伊荻 高臻娴)为深入传承抗战精神,筑牢“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10月29日,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党委组织师生党员赴江淮大学旧址、淮宝县政府旧址和新四军骑兵团旧址,开展“赓续抗战精神,培育时代新人”主题党日活动。洪泽县委党史办副主任田培、淮宝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吴来宝应邀参加并作现场讲解。

图为活动现场。记者 周艺 摄
重温基层治理,砥砺初心使命
师生党员首站抵达淮宝县政府旧址。这里是抗日战争时期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完整保留了当年的办公场所、会议室和生活区域。通过丰富的史料和复原场景,大家系统了解了在日伪严密封锁和军事围剿的艰难环境下,中国共产党如何发动群众、建立民主政权、开展土地改革、发展战时经济的伟大实践。旧址作为淮宝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核心,见证了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坚持抗战、服务人民的初心使命,成为学习党的群众路线和基层治理智慧的生动教材。
传承铁骑精神,激发奋斗力量
而后,师生党员抵达新四军骑兵团旧址。这支1941年组建的华中抗战劲旅,以出色的机动能力和顽强的战斗作风闻名。旧址内的马厩、训练场和指挥部等设施,以及历史文物和影像资料,详细展示了骑兵团在反“扫荡”、保卫根据地等战斗中的英勇事迹。展馆重点呈现了骑兵团在车桥战役中发挥的关键作用,指战员们克服装备简陋、环境恶劣等困难,创造“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战例的铁血精神,激励新时代党员传承“铁骑精神”、勇于攻坚克难。
追寻红色足迹,感悟烽火岁月
最后,党员来到作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江淮地区创办的重要高等学府,江淮大学在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坚持“教育救国、知识报国”的办学理念,培养了大批新中国建设骨干。旧址内保留的教室、图书馆、宿舍等设施,以及大量珍贵的历史照片和实物,生动再现了师生们边学习、边生产、边抗战的感人场景。党员们深刻感受到老一辈教育工作者在民族危亡之际坚守教育阵地、传承文化薪火的崇高精神。
赓续精神血脉,凝聚育人合力
在拂晓剧团旧址前,学生预备党员代表集体朗诵了《如果生活在那个年代》,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真挚的情感表达,表达了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和对历史使命的深刻认同。全体师生党员重温入党誓词,进一步坚定了为党的教育事业奋斗终身的理想信念。
此次主题党日活动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和党性教育,通过实地参观和学习,进一步深化了对抗战精神时代价值的理解。学院党委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师生党员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强大动力,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投身“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崇高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