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6月23日电(记者季慧 赵宁宁)6月22日晚,夜色笼罩了整座城市。淮阴师范学院东校区综合楼内,身着蓝色志愿者服装的数科学院暑期实践团同学正在与小同学们做最后的告别。画面被相机定格,标志着数科学院为期两周的暑期实践圆满结束。
甄学:感读书之美
长长的河道荡开层层涟漪,炎炎烈日下,名为“安澜”的画舫悠悠前行。从恩来故居出发,经河下古镇,实践团队员们在里运河浓浓历史氛围中,前往恩来读书旧址。
作为一个理工类的院系,数科学院从没有因为注重培养学生严谨的钻研精神而忽略对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的教育。反之,针对学院学生普遍阅读量少的特点,数科学院领导尤其强调读书的重要性。乘坐画舫从恩来故居至恩来读书旧址途中,实践团同学除了在解说员的介绍中感受里运河的悠久文化之外,还在船上举行了激动人心的“读书分享会”。每个同学都持有共青团淮阴师范委员会选编的恩来文集《黄金时代》,在张明星同学的带领下,同学们各自诵读分享。一时间,船内书声琅琅,交流不断。周总理笔下的字字句句,皆引人深思,使实践团同学受益匪浅,在阅读中,感受书香的魅力。
从清江浦码头登岸后沿河行进,不远处便是恩来读书旧址。 “三人书会,翔宇约定,将敬仰铭记心间,用企盼绘满蓝天……”站在散发着书香的庭院里,同学们坚定有力的诵读声透露出对读书重要意义的领悟,也昭示着他们在未来的日子里,将以读书充实自己,影响他人。
在书香四溢的庭院中,在字字珠玑的《黄金时代》里,暑期实践团同学们已经初步感受读书之美。不久的将来,数科学院将会有更多的同学,用更激昂的热情探索书中的颜如玉,共同感悟读书之美。
致知:记读书之责
“一面旗帜暗示着一种精神,一根标杆定位着一个方向,什么是榜样,永不畏惧裂变,敢于搏击风浪……让青春透出晶莹,让生命魅力张扬,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镌刻心碑,我们拥有的是永恒的太阳!”在品读《黄金时代》的过程中,不仅实践团的同学颇有感悟,随行的马老师也灵感迸发,思如泉涌,挥毫写下小诗《心中永恒的太阳》与同学们共勉。
回看数科数科学院一年以来的工作,从积极创建周恩来班到多次携手钱集初级中学大手拉小手共学恩来行,围绕恩来精神,数科学院全体师生以昂扬的斗志严谨的态度践行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誓言。本次暑期实践活动之重走恩来读书路一如既往秉承这一原则,由万爽老师及马强老师带队,追寻总理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品质,旨在加深同学们对于恩来精神的理解,勉励他们养成热爱读书的习惯,告诫同学们把读书当成一种责任。在本次活动的第一站恩来故居处,万爽老师带领学生发起全民读书签名倡议。不仅如此,马强老师也亲自铺纸调墨,笔走龙蛇,写下恩来警句,赠与游人,与其共勉。
重走恩来读书路,不仅仅拘泥于一种形式,更是对于学生多读书的引导。重走的是有限的读恩来书之路,但对于每一位同学而言,未来读书之路都是无穷的。学海无涯,只有把读书当成一种责任,以苦为舟,才能领略书中精神,更好地搞好数学研究工作。
笃行:践读书之行
数学科学学院品牌活动“数学微课堂”开创至今已一年有余,数科学院阳光雨露志愿者协会始终秉持着“耐心、热心、恒心”态度,在这一年中充分建设完善了“线上数学微课堂”平台。线上数学问题解答这一创新模式,在多个媒体兼有报道,在淮安市内也享有一定知名度。在这样较硬的条件基础上,数科学院的“微课”渠道,在经历较长时间的准备积蓄后,终于成功开通为“线下微课堂”。自6月14日到22日,数科学院在卓越教师班等集体中遴选出20余名优秀学生,在实践团指导老师万爽的带领下,怀着爱人之心,教人之智,助人之责,以最高的热情与责任心认真完成了“线下微课堂”中长期志愿服务。
数科学院党委副书记谢海燕老师与优秀教师李新建老师也亲身参与进“微课堂”中。谢海燕老师鼓励小学生们认真学习,嘱咐志愿者们辅导时要充分的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李新建老师则为学生们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数学课,用“鸡兔同笼”这一有趣的问题激起学生们的思考,培养他们的数学兴趣与思维。
“线下微课堂”借助暑期社会实践的平台,使得数科学院的专业特色与公益志愿巧妙地融合。本次为期十天左右的中长期志愿服务因其将“实干”进行到底的宗旨广获社会好评。这不仅仅使一直以来的线上转至线下,更是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大手拉小手”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目标。数学微课堂没有结束,数科志愿者的奉献精神也没有终结,数科学院及阳光雨露志协必将用严谨的学风,无私的态度带给人们更多的惊喜,更高的期待。
活动从“同学们读书”到“教孩子读书”,数科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已经圆满落下了帷幕,但是同学们对恩来精神的传承没有终止,对于读书的热爱不会消退,线上微课堂也将持续开展。数科学院同学们必将此行铭记于心,努力读书,为中华之崛起!
(作者:季慧 赵宁宁 审核:谢海燕)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