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4月14日电(记者赵宁宁)2017年4月,在主题教育月的精神引领下,数学科学学院举办了“说说你的看法——教师微感悟”活动。理想,信念,担当,这些词对于阅历、经验尚浅的大学生们来说偏于抽象和概念化,但三词在老师们的理解下有着更丰富全面的意义,在老师们的陈述中展现出别样的意韵与风采。
榜样力量
提及“理想、信念、担当”,蔡加祥老师首先想到的是少年时期便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之志的周恩来总理。蔡老师写道:“作为一名有担当的党员教师,要像周总理一样坚定理想信念,将教书育人的工作深入到学生里去,了解学生的特点从而更好地为他们解决问题;生活上,更要厉行节俭,杜绝奢靡浪费,为学生们树立起一个良好的榜样形象。”他坚守恩来精神,把周总理为人民殚精竭虑,鞠躬尽瘁的品质作为自己爱护学生的行为标杆,他的认真负责值得每一位同学去学习。
对于“榜样”二字,孙智宏老师也用自己的卓越成就完美的进行诠释。“孙老师用自己坚强的毅力与不懈的努力,践行与阐述着信念的力量,勇攀数学高峰,在数论、组合数学与图论等领域取得丰硕成果,他就是数学科学学院的孙智宏教授。”同样优秀的张海辉老师如是说。
为师感悟
担当是什么?张新建老师说:“是抱着对学生一生负责的态度做我们的工作。”王志祥老师说:“是像教育、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自己的学生。”嵇伟明老师说:“是尊重学生,平等地对待他们每一个人。” 李剑老师说:“因为爱学生,所以我们深爱着教师这份职业。”老师们纷纷吐露心声,用为师多年的经历向我们阐述着担当的内涵。
走过一度度春秋,怀着满腔的爱和感动看着一个个学生坚定信念,慢慢成长起来,再充满期盼地看着他们一个个飞远,老师们不言辛劳,坚守岗位,用行动书写着担当的意义。正如郑发美老师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颗草去是一种很难做到的精神境界。但为人师表,应当力求如此。”
读人启迪
“她像极了新疆沙漠里顽强的红柳,将根深深扎入知识的土壤中,不怕‘沙埋’,不怕‘盐碱’。”这是吴以立老师对新疆“公主”米力克的印象。他用蒙太奇式的写法,一幕幕的展示着新疆女孩身上“理想、信念、担当”的微光:是褪去一切浮华的外表,剥除光鲜的装饰后,那一颗因为一个信念,为了亲人,更为了自己在逆境中砥砺前行的赤子之心。
活动尚在持续,如同数科学院老师们坚守信念,用爱心守护学生的脚步不曾停歇。尽管送走了一届又一届学生,但老师们的热情不灭,关爱不减,他们的谆谆教导也必将伴随着每一位学生健康成长。
(作者:赵宁宁 审核:谢海燕)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