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3月4日电(记者季慧)三月的微风拂去二月的余寒,淮师的花草摇曳、轻摆。润物无声的小雨洗去了岁月的尘埃,一切都沐浴在初春的晨曦下,校园遍地是柔和的阳光,各处皆透着泥土的芬芳。数科学院在雷锋月到来之时,精心筹备开展了一系列“雷锋月”团日活动,旨在引导学生追溯回忆雷锋故事,学习红色雷锋精神。
青葱淮师园,心怀体谅同舟共济
青葱校园,莘莘学子。结合从淮师图书馆采访得到的一系列问题,如垃圾不入篓、教室内吃早餐、盲目占座等,数科学院的师生们由此萌生出一个创新又紧跟潮流的点子——制作“三生三世”系列Q版宣传标语。在数科学院1404班团支部的带领下,他们设计了一系列生动形象、表意清晰的标语,比如“姑姑说过公共场合是不能大声喧哗的。”一只可爱灵动的红狐跃然纸上,吸引了来图书馆学习的同学们围观,对学生们起到了有效的提醒作用。这次宣传标语的设计与张贴意在不影响课堂秩序的情况下,提醒同学们相互体谅,学习人民的榜样雷锋先生,行文明之事,做文明之人。
早春的风,呼呼吹起了校园的灰尘,也吹倒了许多淮师学生们车。赶着雷锋月的来临,数科学院组织了一场“美化校园、阳光扶车”的志愿公益活动。数科学院1603、1606、1607团支部带领学生尽心清理了操场、宿舍、教室等公共场所的废弃物品,为校园扎扎实实的添上一抹清新绿色。同时,数科院1605团支部将参与“阳光扶车”志愿活动的同学分为四组,分别去往理工楼、男寝车棚、女寝车棚、理工食堂进行扶车活动。风依旧又大又刺骨,冻的缩起脖子的同学们互相帮助,一次次的扶起被风刮倒的车。深切体会到了助人为乐的感触的同时,一位数科院同学表示:“这次学院组织的‘阳光扶车’志愿活动,我和小伙伴都得到了教工阿姨和路过同学的赞扬。他们感激的眼神让我们感受到‘螺丝钉’勤奋服务精神的温暖!”数科学院也会在新的一年里将勤奋互助的雷锋精神长远的传递下去。
十里桃花坞,保护环境你我同心
要想对一件事物、一份职责做到真正的了解,必先躬身力行。在数科学院1505、1506班团支部组织同学欣赏《雷锋档案》等专题影片后,1401班团支部带领学院学生前往淮安桃花坞公园,进行一场以“学雷锋奉献精神”为主题的公益志愿服务。
“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保护环境,为清洁工人添一分力也是当代大学生们学习雷锋精神所必须领会的一点。数科学院的学生带着垃圾袋、手套等清洁工具,经过学生干部分组,向着自己负责的区域出发清扫。桃花坞不仅仅是一个景点,更是淮安的人们休息小憩的佳地。大家饱含热情,主动积极而又干劲十足,充满着淮师学子的蓬勃朝气。
花树围绕的道路、草地上散落着大面积的瓜皮纸屑,很难清理,但数科学院学生没有因此而产生丝毫退意,他们秉持着一贯的拼搏精神,齐心协力将之收到垃圾箱内。通过这次活动,数科学院的同学们明白了平时清洁阿姨打扫卫生的辛苦,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亦会加倍的重视环境保护,避免乱扔垃圾。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一笔可贵的精神财富,大学生们的职责不仅仅只在“学雷锋”活动中发扬这样高尚的精神,更需要在平日的一点一滴中发扬这样的优良传统,铺平道路让雷锋精神永远的流传,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发扬光大。
数学微课堂,公益项目助人为乐
数科学院团委联合校五星级社团——阳光雨露志协共同创办了江苏省首个数学公益微课堂QQ群,这是淮师数科学院一个遵循OBE理念,创新适应社会需求的重大举措。
这个项目从去年开始实施,至今已有大量实践经验。在雷锋月到来之时,数学微课堂在线解题平台的志愿者们进一步推进“数学微课堂”项目的开展,将此高效高质量的教育渠道推广到淮安市更多中小学去。同时,在微课堂所利用的互联网资源方面,也渐渐筹划着由原先的仅为qq平台推进到更被家长们广泛使用的微信公众平台。相信在数科学院团委的努力下,公益项目“数学微课堂”能够在扩大其知名度、影响力的同时,帮助更多的师生家长,将快乐与幸福携手互赠。
作为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自己精神的修养,自己品德的提升。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种积淀,是一种随着时代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精神。开展雷锋活动不仅仅是对雷锋同志的缅怀,更是对雷锋精神的传承。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追忆着红色三月的雷锋精神,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表现出来,一步步沉淀出“勤奋刻苦、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
(作者:季慧 审核:谢海燕)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