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 >> 数统学院 >> 正文
出彩数科人:“文艺理工女”王慧雅
来源: 时间:2016年03月31日 14:30   点击数:

编者按:为积极落实学校主题教育月通知要求,选树各类先进典型,大力宣传学生典型的先进事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宏观概念变成充满人格魅力的人物形象和感人至深的励志故事,自觉把实现个人梦想同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结合起来,特在主题教育月期间推出《出彩数科人》特辑,引导学生学习身边榜样。

淮师新闻网3月31日电(记者王默然)在淮师数科学院里,有一位性格开朗、热爱生活的女生。生活中,她是一个“两面派”:开朗的她总是大大咧咧,活泼快乐,带给身边人许多正能量。但是在工作中,她却沉稳细致,认真踏实,高度负责,在任数科学院学生会主席期间,吃苦耐劳,兢兢业业。学习上,她有两个“心房”:左心房里她是一位“工科女汉子”,专修统计学,成绩优异,荣获国家奖学金。右心房里她是一名“文艺女青年”,喜欢带给她奇妙感觉的文字。

王慧雅 毕业去向: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记者 李剑

暂搁“文艺心” 安置“理科身”

一直以来,她都喜欢并渴望成为一个有内涵的人,从小到大,一直与文学有着不解的情缘。但是她也崇拜自然科学的睿智,向往加减乘除的生动,所以大学便为自己选择了直率的理科路。但是这条路,并不好走。

开学的第一堂高数课,就给了她一个“下马威”。很多内容涉及高中数学选修知识,文科出身的她底子薄,听起高数云山雾罩,倍感吃力。熟悉的之乎者也变成了泰勒公式,拉格朗日替代了鲁迅,她的学习出现了极大的不适应,焦虑与迷茫接踵而至。但在无助与困惑的时候,只有从自身寻找力量,才能攻克难关。她及时调整心态,将多年的文学情结暂时“冰封”,专心塑造“理科身”,埋头啃起晦涩难懂的数学,以便坚实地学好理科专业。她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学习策略,即“晨起读报、白天修业、睡前读书、闲时思考”的学习“四部曲”。类似于“π的前世今生”这样的问题,她总是追其本、溯其源,以求掌握真知。耐心钻研的她,还不忘圈出书中重点难点,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周末,她会待在图书馆里,饥饿地扑在与专业相关的教材上,在数学中“翻滚”,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天道酬勤,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成绩一直排名专业第一,连续六次获得校一等奖学金,已将“理科身”安置妥当。行有余力,她还选修了财务会计与审计的第二学历,为自己打开又一片崭新的天空;她积极参加各种比赛,如辩论赛、知识竞赛、创新大赛、征文大赛等,挖掘自己不同领域的潜能。

跳脱“舒适圈” 重拾“文艺心”

身是理科生,心是文艺心。“混迹”于理工科的圈子中,总想把搁浅在心灵港湾的文艺气息找回来。所以大二在学生会的竞选中,她怀一腔热忱,凭借自身的文字功底,勇敢的为自己争取到了宣传部部长一职。选择成为一名“宣传人”,重拾“文艺心”,意味着生活充满未知的挑战,但她乐在跳脱“舒适圈”,开启新的战场。为了将形式多变、内容为王的宣传工作做出成绩,她用大量的时间读书看报,提升自己的宣传涵养;她四处奔波,捕捉最鲜活的画面,掌握第一手的资讯。这些不仅让她学会了从各个角度思考问题,也让她有丰富的视角去看见世界。当活动密集的时候,她常常加班加点,不舍昼夜。一次次的深夜改稿,一次次的行到水穷,辛苦情处处难与君说。可她不曾抱怨也不曾止步。两年时间里,她写下了百余篇优秀稿件,策划了许多形式新颖、富有意义的活动。

理性兼文艺的小清新,她将文艺绽放在更多的地方。作为一个率真开朗的女生,她乐于助人,有时会给身边人写点“小情书”,带给别人温暖;作为新生班助,她耐心了解了班级40个来自天南地北学生的情况,竭尽所能的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作为一名学生骨干,在校园内,她写迎新标语、晚会串词、运动会加油稿等等,到处都有她默默付出的身影,在奉献的同时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和应急组织能力。她还把志愿服务带出校门、走进社会,积极凝聚一个集体的力量共铸“公益圈”,帮助弱势群体。为了让留守老人、残疾儿童得到更多人的关怀与帮助,她利用自身优势,大力宣传活动积极影响,并积极联络《淮海晚报》、《淮阴报》等多家报社记者对活动进行跟踪报道,使活动产生更大的社会效应。

选择“理科路” 永怀“文艺心”

站在大四的路口,王慧雅一开始忠于自己的爱好,选择并认真准备了跨考新闻与传播专业的研究生。她买来如砖厚的新闻与传播专业的专业书、辅导书,每天以十多万字的速度消化它们。因为消息的闭塞、知识的生疏和时间的紧迫,她每天处于很紧张、很压抑的状态,觉得连睡觉都是一种浪费。但在准备近一个月后,她发现自己并没有从中得到充实的快乐,也高估了自己远大的新闻理想。深思熟虑后,她放弃考研。“一个月的考研准备让我明白,文艺或许只是我的性格,但是我要选择的还是我的专业之路。”没有再纠结,王慧雅便开始了求职之旅。一次机缘巧合,她看到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招聘网页,快速锁定上海统计岗位之后,她便开始温习自己的专业知识。从资格审查,到南京第一次上机考试,再到第二次专业笔试以及综合测试面试,历时四个月。期间她积极调整心态、认真准备每一轮每一项,最终在34人中取得唯一的录取名额。

她很感谢自己的努力。出色的成绩让她赢得了企业的敲门砖,两年的学生干部经历让她从一个羞涩的女生变得自信大方,拥有出色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以独立之志,做合群之事,用能力与良心去担当!”这是她的座右铭也是她面试时自我介绍中的一句。未来,她希望能成为一名有用的人,在热爱的工作中,把自己的力量用在里头,并发挥极致。

美好青春的几年,她一路苦乐交融、磕磕绊绊。可是,又有什么关系呢?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看太阳呀!她多么幸运,在淮师,认识了太阳。懂它的光和热,也懂它同时降临的阴影。一次次受挫,一次次出发,她会沿着自己的理科道路,保持文艺心的性格,追着自己的小梦想,并一直为了它们热气腾腾的奋斗着。

(作者:王默然 审核:谢海燕)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李剑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李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