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院系 >> 数统学院 >> 正文
“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淮师举行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5年10月19日 19:17   点击数:

淮师新闻网10月19日电(记者贾夏 韦佳岐)金秋十月,秋高气爽。10月17日上午,由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承办的全国第三届“实践——反思的质性研究”研讨会在逸夫图书馆报告厅举行。来自大陆和台湾地区的50余所高校、中小学的160余名代表出席研讨会。淮阴师范学院校长朱林生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图为开幕式。记者刘学

朱林生向与会代表介绍了淮师的办学情况和淮安的历史人文风貌。朱林生希望通过举办高层次、高级别的学术会议,能够有效拓展学术研究的交叉融合和范式转型,同时推动教育学科与国内高等院校学科之间的深度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教育学科的学术水平和研究品质。

本届学术研讨会的主题是“实践的智慧:质性研究在中国”。

来自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陈向明教授作了本届学术研讨会的主旨发言。陈向明教授阐述了质性研究在中国的实践背景,论述了质性研究的全球化、本土化发展走向和发展趋势,分析了质性研究在教学中存在的误解和偏见、研究实践支持不足等客观性问题,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教学研究价值取向和行动取向,主张作为“人师”的教师,应当身教重于言教,以人文关怀和研究者的自信提升学生学习效果。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朱志勇教授、南京市第十三中学的曹勇军教授、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杨帆教授分别就自己的质性研究成果在大会上交流与研讨。17日下午,与会代表分别就“质性研究的教学与实践”、“质性研究在中国——聚焦于学生的研究”、“质性研究在中国——多学科的视角”和“质性研究的方法论探讨”四个分主题进行了分会场研讨,参与者自由选择分论坛,就质性研究表达观点剖析问题,相互汲取经验分享思想成果,学术氛围十分浓郁。18日上午,在台湾被压迫者剧场推展中心的万佩萱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的李敏谊教授、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的齐学红教授的大会上发言后,大会发言的7位专家与参会代表就质性研究中的困惑与问题进行了答问式的互动。

本届学术研讨会历时1天半,于10月18日中午12点落下帷幕。在闭幕式上,陈向明教授对研讨会整体情况进行了总结,同时希望通过这次学术研讨会的成功举办,能够有效搭建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与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深度合作的桥梁,推动淮阴师范学院教育学科的建设更上台阶。

图为与会嘉宾。记者刘学

(作者:贾夏 韦佳岐 审核:何杰 编校:柏华)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贾夏

编辑:贾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