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无意间在校园网上看到周先民先生的《回忆父亲周本淳》,字里行间,情真意切,感动不已,深埋在内心之中对周老的敬仰之情也渐渐泛起。
大一时从学校的宣传中开始知道周老的,2000年夏,学校把我们中文系的专科生从西校区迁到东校区上课,使我有机会能在校园里目睹周老真容。对周老了解的越多,越想了解周老,越想接近周老。每次看到周老与钱老在校园小道散步时,就想向前一步,向二老致敬,但每次都因为源于专科生的自卑感,而不感上前,只是在相隔不远的地方看着老人走过。有几次,还偷偷地跟在他们的后面,去踩一下周老与钱老刚刚踩过的道砖,对自己说:“这是大师刚走过的!”。有一次,看到卢新元兄手挽周老胳膊,走在校园的林荫树下时,真是“羡慕嫉妒恨”啊。卢兄在《繁华落尽现真淳——忆恩师周本淳先生恩师》回忆了他与周老之情,我没有卢兄之福气,没有上过周老的课,没有听过他的讲座,甚至没有和他说过话,但对周老的敬仰之情一天也没有减弱。这些年来,每次看到有人写周老的文章时,都会仔细拜读,再三品味,每次看后,更是愈加敬仰。至今还收藏着《我们的父亲母亲》一书,以怀念之。
仍记得有一次和周老距离最近的一次。一天,我正在校园主干道前的宣传栏前逗留,看到周老与钱老慢慢地从北面而来,长吁一口气:“这一次要和周老打一声招呼。”就迎上前去,走到荟翠园东边的道砖上,越近心越跳,已经是面对面可以打招呼的距离了,只见周老面带微笑,满脸慈祥地冲我点了点头,似是一位老朋友,让我一惊,准备好的“你好”没有说出口,仓促地向周老微笑了一下,与周老擦肩而过。与周老家人真正接触过一次的是在南师大的参加本科论文答辩时,当我把身份证等证件交到其中一位女老师时,她看到我的身份证时说:“交通路71号,你住那?我家也住在那。”有点吃惊,还没回过神来,她又说:“周本淳你认识啊,他是我父亲。”更让我惊讶了,天下有如此之巧的事!“没事的,放松点。”她似乎知道我有些紧张,安慰我。答辩一出来,就急急地在走道的墙上贴的分组名单中寻找她的名字------周先林。
2002年的夏天,让我这个刚刚在城里工作的乡下小子,见识了什么是追悼会,也更见识了一位大师对一所学校的影响力。
敬仰周老,学习周老。虽学不到他渊博的知识,但要努力学到他做人的品格。
(作者:李剑 审核:郭文华)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