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时逢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宣传处来校招收实习生。在众多传媒学院学生中,物电学院一名大三学生脱颖而出,入选一院的第一批实习生,成功进入宣传处。当时,有人称之为“传奇”。而这位“传奇”,正是物电学院记者团前任主席王晓东。
物理学出身,却能在那么多新闻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子中崭露头角,在外人看来难免意外。其实细究下来,这样的结果是有迹可循的。从短时间内所展现的文字功底上看,当时入选诸人的水平可说是相差无几。在此基础上,个人的表达交流能力、信息搜集能力,以及将其最大程度地应用并呈现于新闻作品的能力,才是用以评判高低的重要标准。显然,王晓东有着很大的优势——任职物电学院记者团主席,三年以来高强度工作练出了流畅的文笔,自然胜于没有实战的传媒学生。故而,这场角逐的结果也不是那么出乎意料了。
这样的优势让听者只觉轻松写意,然而再细想,王晓东并非新闻专业出身,单论“文字功底持平”这一条,便足以描摹其背后所花心力。大二下学期,王晓东已基本确定了未来要从事新闻方面的工作。在专业课的学习之余,自学了传播学、新闻学,得益于转去传媒学院的室友,他可以接触到广播电视学专业的所有教材。“他看的、不看的书我都看,只要是他那边发的书我都刷了一遍。”再加上,早在大一时期,文字工作就成了他的日常。在理论知识与实战的双重训练之下,到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实习也就水到渠成了。
初入市一院实习的那段时间,对于王晓东而言,观感并不美好。其一,是生理上的排斥感。冷静血腥的手术场景,终日萦绕的消毒水味,身体的自然排斥反应让他很是困扰。到后来,慢慢也就习惯了。其二,医学知识匮乏而产生的倦怠感。临床医学这一领域,他以前从未涉猎。然而专有名词无法判定,就会导致后续内容无从下笔,长此以往,难免心生倦怠。在一次腹腔镜手术中,王晓东遇到了两个比较含糊的概念,“单孔腹腔镜手术”和“单操作孔腹腔镜手术”,后来几番求证于数位主任,最终确定是“单孔腹腔镜手术”。此后,为了满足日常工作的需要,他狂补了《临床医学基础》和《系统解剖学》,以及可能用到的医学术语。
从前在校写稿,只需专注于事件本身;如今在外,还需考虑绩效和网站流量。工作以来,王晓东早已认识到,不能再凭自己的心意来写稿,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习惯的方式来叙述事件。甚至,写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对此,他说:“这就是工作。”
“除了激情,还有责任。”说这话的人语气温和,却又不容置疑。恍惚间隐隐可见,当年的他也是这样温和而坚定,撑起了记者团的未来。2016年上半年,物电学院记者团濒临着解散的危机。此时有老师提议,将记者团并入学生会或者团委,仅作为其附属部门。彼时的王晓东,是这个团队的主席,是整个团队仅存的核心力量,处理这场危机的任务就这样落在了他的肩上。思考记者团未来的发展前景,与老师交涉,斟酌继任的主席团名单。种种压力之下,王晓东开始对15级的好苗子大力培养,从写稿、拍照到文秘工作。按照物电学院以往的传统,大二最高只能是部长级,担任主席是没有先例的。“但那个时候,有些决定是必须要做的。”主席的期望,记者团的荣光,都压在这些15级干事身上。在这样压力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也不负所望,成长为能带领整个团队继续发展的合格主席,最终赢得老师的认可。王晓东评价到:“能坚持到现在这个发展状况,你的学姐确实是挺不容易的。”
转眼之间又一年,王晓东已经毕业。而当初他带出来的那些人,也带出了下一届的一批人。一届接一届,记者团也会持续发展,不断完善。
(作者:林钰颖 审核:刘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