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9月27日电(记者陈华庆 徐寅寅)文化的作用是一种精神动力,它内化为师生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外显于师生的精神风貌和学术表现,是学院转型发展的重要内驱力。理工科的教育要融合一定的人文元素助推创新性人才培养。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物电学院探索人文元素如何同理工教育融合,为理工科学生提供最好的人文教育。从2016级新生入学教育开始具体实施,以期将人文元素融入理工学子教育,创新培养人才,打造“理工融人文”强院战略。
以学院文化为基点,汇聚淮师精神
学院文化是学院的精神和旗帜,也是学院赖以生存发展的根基与血脉,是组成大学生活的重要一环。对学院已有的文化传统进行选择、整合、传承与创新,形成了新形势下学院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和特色。9月7日晚,物电学院在图书馆报告厅召开了新生见面会。党委书记俞阿龙从专业特点、师资力量等几个方面向新生详细地介绍了物电学院的基本状况。了解到求真务实、严谨细致、刨根问底、探本溯源正是理工学科人的品质,需要要传承物电人的品质。他希望同学们在淮师校园能够让自己沉淀下来,接受“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洗礼,体会“崇德励志、博学笃行”的真正内涵,忘掉过去取得的成绩与辉煌,忘却一时的满足,解放心灵、释放真我,在安宁中寻求新的梦想,在沉淀中创造美好明天。
以周恩来精神为依托,彰显时代特色
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学院开展各项工作的行为规范、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是以学院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它集中体现着学院独特的、鲜明的办学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学院的信念和追求。物电学院一直秉持“恩来精神育人”的理念,把加强周恩来精神文化建设置于各项文化建设工作的首要位置,着力创建周恩来班,培育荣获周恩来奖学金学子。9月9日,565名新生在14、15级老生带领下来到图书馆二楼参观周恩来研究基地,读原著,学恩来。9月19日晚,周恩来研究会会长王家云教授应邀在图书馆报告厅为物电学院16级新生作“学习传承周恩来精神”专题讲座。学习周恩来精神不仅是当代大学生培养道德情操和树立远大理想的需要,更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的需要。虽然时代在发展,但是周恩来精神永具时代特色,是同学们学习和生活上的不竭精神动力。
以安全教育文化为归宿,塑造以人为本
安全文化是人的观念、意识、精神层面的东西,大学校园主要解决的根源问题是管理意识、观念意识上的缺失、错位。以人为本就需要重视人的生命权和健康权。物电学院着力实施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创新大学生安全宣传教育方式,将名家讲座、师生座谈、网络沟通(微信微博平台)等与常规传统宣传方式相结合,促进学生学习各种安全规范、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形成与社会相适应的安全生活方式,提高学生综合安全能力。实施校园安全教育进课堂,开展了一系列涵盖心理健康、女性生理健康等安全文化教育;打造网络沟通平台。微信微博平台及时发布最新的校园安全文化信息,将权威讯息以公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呈现出来,增强新闻舆论引导,形成积极向上的安全文化氛围,塑造以人为本的校园安全文化。
以校园活动为载体,呈现文化内涵
校园活动是以学院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现,它集中体现着学院独特的、鲜明的办学思想和个性风格,反映着学院的信念和追求。学院充分发挥师生的创造性和主人翁责任感,以师生代表座谈会、教师沙龙、社团组织等多种形式呈现。9月7日下午,物电学院在操场举办了2016级新生运动会,选拔出了一批有体育才能的新生,丰富了16级同学的课余生活,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展现了新同学们的青春与活力。此外,学院支持学生专业科普微信、物电之声FM等开通发展,让学生浸润在充满创新人文元素的校园文化之中,学科学术魅力积极地滋润着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以理工专业特色为抓手,培养创新人才
在学院行为文化的浸润下,从满头银丝的老专家到毕业不久的年轻博士,学院科研人员和学生无一例外地经常在实验室加班加点,不知疲倦地工作在科研一线。在这个通力合作、集智攻关的创新氛围里,学生科研团队虚心学习、勇挑重担,这种薪火相传的精神,已经融入了学院的传统与血脉之中,成为人才涌现、成果产出的不竭动力与源泉。9月4日,是2016级新生正式开学报道的日子,物电学院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重视学生能力培养”为目的的“科技文化迎新”工作,让每一位新生都能第一时间感受到学校无处不在的创新氛围,前来报到的新生感叹道:“原来我们的专业可以这么酷!
物电学院始终把文化建设作为学院核心竞争力提升的内在动力,对学院已有的理工文化传统进行选择、整合、传承与创新,融入一定的人文元素,形成了新形势下学院文化建设的丰富内涵和特色,为学院的转型发展创造了和谐的文化氛围和良好的外部条件。今天,淮阴师范学院物理与电子电气工程学院迈着坚定的步伐,以自强不息、超越自我的精神,正朝着“理工融人文”强院的创新目标奋勇前进!
(作者:陈华庆 徐寅寅 审核:刘仁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