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5月6日电(记者张婷婷)“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陈毅老总遒劲有力的诗句,为我们刻画了“逆境里更见风骨,艰难中尤须锻造”的生动意象。寄喻于此,物电学院于2013年伊始对原有的“百时奉献”活动进行创新升级为“雪松行动”工程,以元帅雪松般高洁的人格追求为导引,投射于当下的资助育人工作,与时俱进地探索资助育人新模式,拓展资助育人新内涵。作为物电学院团学“十大工程”之三,“雪松行动”体现了学院学生资助工作思路的转变。
拓展工作视野 更新价值导向
随着“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国家奖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勤工助学、减免学费等为辅助,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助学为补充”的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济资助体系逐步完善,应当适时调整学生资助工作的重心,由“侧重经济资助”转向“提升综合素养”。以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主要在经济上“受助”;“雪松行动”则着力构建“受助-自助-助人”相互融合、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新模式,切实构建起“资助+育人”的一体化平台。一方面,学院通过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各项志愿服务活动,引导他们在接受资助的同时也以实际行动感恩母校,回报社会,培育他们的感恩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学院更是通过这一过程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锻炼机会,为其实践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养的提升提供有效的平台。
丰富实践载体 提升综合能力
物电学院为“雪松行动”的顺利推进作了细致的工作部署。学院首先成立了“麦田志愿者协会”,以此为枢纽,以“项目化”的运作形式开展志愿服务活动,通过多层次多维度的宣传,感召广大同学积极加入到“雪松行动”中来。学院辅导员、班主任开展细致入微的深度辅导,通过一对一的交流谈心开展思想教育;学院开展了心理健康系列讲座,引导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自卑、焦虑等心理,帮助受资助学生树立起乐观向上、豁达开朗的心态,从而充分认识到“雪松行动”的积极意义,自觉主动地加入到“雪松行动”中来;学院还切实推进全员育人,安排教授、博士担任学生的学业导师,为学业辅导提供了坚强后盾。在此基础之上,学院将长效开展以“感恩-励志-奉献”为主题的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包括:与《淮海商报》长期合作,在刘老庄中心小学为留守儿童开设兴趣文化班;与淮安市清河区残疾人托养中心长期合作,定期给特殊儿童送温暖;定期组织志愿者走进老年公寓和敬老院,看望老人,传递心灵的慰藉;与淮安市血站中心建立长期合作,定期组织志愿者参加献血活动;定期组织开展环保活动,宣讲“节能减排”,倡导“低碳生活”。这些活动,为家庭困难学生的实践锻炼提供了丰富的载体,必将有效促进其能力的提升。
突出激励原则 实施量化考核
“雪松行动”并非硬性的要求和约束,而是一种意识的引导和行为的激发。学院把受资助学生全部纳入到“麦田志愿者协会”,引导他们在志愿服务活动、学院日常工作中积极参与,对每学年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超过100小时的学生,在学期综合素质测评时按照时间和种类适当给予能力积分奖励,建立起受资助学生的量化考核指标。学院为此还成立了由分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组长,学工办负责资助工作的老师、辅导员及班主任、麦田志愿者协会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量化考评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受资助学生的考核量化评分工作。
正如风雪愈益衬托出青松的刚直伟岸和弘毅坚忍,一时的经济困难,更是“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磨砺而已。这,就是“雪松行动”所要传递的“正能量”。我们相信,随着“雪松行动”的顺利启动和不断推进,我们将会看到越来越多自强不息的身影:他们不怨不弃,微笑着面对人生;他们感恩于学校和社会的帮助,更积极地回报学校和社会;他们让爱和责任在自己的心中扎根,更将爱和责任的种子播撒出去。
(作者:张婷婷 审核:刘仁明)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