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时间:2023年4月17日(周一)9:00-11:30
会议地点:淮阴师范学院长江路校区化学楼219会议室
主办单位:淮阴师范学院科技处
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化工学院
淮阴师范学院欧美同学会(留学人员联谊会)
承办单位:江苏省生物质能与酶技术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低维材料化学重点实验室
江苏省环境功能材料工程研究中心
淮安环境科学学会
汇报人:周守勇:淮阴师范学院化学学科建设现状及未来发展
刘 东:烯烃配合物固相反应及应用
张 续:晶态多孔材料的分离应用研究
王 军:计算光化学的应用与模拟
李乔琦:多硼酸铝限域催化CO2定向甲烷化
缪腾飞:非手性聚合物体系手性的构建及自修复
点评专家:
李玉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卜显和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
郎建平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苏州大学
点评专家简介:
李玉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科技部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973”项目首席科学家(2007-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重大研究计划指导专家组成员(2008-2019)。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化学系、美国Nortre Dame (圣母) 大学国家放射实验室和香港大学化学系从事研究及合作研究。2002年、2005年和2014年三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两次获北京市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一次,2017获首届全国创新争先奖,2017年获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曾两次任泛太平洋化学大会分会主席,2018年亚洲纳米大会会议主席等,研究领域为碳基和富碳分子基材料定向、多维、大尺寸聚集态结构和异质结构自组织生长、自组装方法学以及在能源、催化和光电等领域的应用。
卜显和,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97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2002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4年被评为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17年评为首批天津市杰出人才。202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担任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晶体学会小分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化学快报》《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副主编;《中国科学:化学》《中国化学》等期刊编委;Dalton Trans、Aggregate等期刊顾问编委。长期从事功能配合物化学研究,在配位聚合物的功能导向构筑、结构调控及性能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系统成果,以通讯作者在J. Am. Chem. Soc.、Angew.Chem. Int. Ed.、Adv. Mater.、Nat. Commun.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主编《配位聚合物化学》专著一部,副主编《配位化学》教材一部,参编其他专著与教材6部。以第一完成人获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8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特等奖、2002及2011年度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
郎建平,教授,苏州大学无机化学学科带头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RSC) (2014年-至今)、中国化学会无机化学学科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晶体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2009.12-至今)、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第十届理事会理事(2009.4-至今)。2001年以来,主持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及二十多项省部级基金项目。在国内外核心化学期刊如Chem. Soc. Rev., 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 Coord. Chem. Rev.等发表正式论文380多篇,发表SCI检索论文被他引6000多次。获中国发明专利授权22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自然科学)(2011年)、江苏省科学技术进步奖(2010年)、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5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07年)、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200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5年)、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006年)、苏州大学首批东吴学者(2008年)、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对象(2008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年)、江苏省第四期“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科技领军人才(2011年)、江苏省第三期“333工程”突出贡献奖(2011年)。目前为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Dalton Transactions国际顾问编委(2010年-至今)、Nature Publishing Group之Scientific Reports国际顾问编委(2015年-至今)等。研究领域为配合物催化剂的设计、合成及应用,配合物(簇合物)光电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具有纳米空间的MOF的设计及应用,金属蛋白质和酶中金属中心的模拟合成及反应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