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新闻网10月23日电(记者周桢 姬广建)《归真要道》曰:“道有内外,外凭计较者的学问看守,内凭行道的筛核引领长存。”作为学生,希冀在自己的学习领域有所建树,不仅依托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有指路人指明方向,拨开迷雾。随着《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制实施方案》的发布和逐步完善,城环学院延续“强基础,抓管理,重养成”的工作理念,进一步推进学院“常态化”建设,公布了2017年新生导师名单,全面将导师制落实,让导师走进学生。
宣传有层次 加强基础认识
为了让新生们更加全面认识城环学院的新生导师制度,学院自他们入校以来,一直着重宣传。新生开学典礼上将学院的老师向各位新生一一介绍,学院官网开设教师简介一览,学院在微信、QQ等新媒体平台也陆续推出“I Want You!城环学院导师来袭”专题文章,以及导师制主题班会向大家讲解了导师制的实施和意义。在多层次的宣讲后,1701班的王涵颖同学有了自己的初步认识:“我觉得曹蕾、张瑞虎、毛广雄三位导师,不仅在专业知识上可以指导我学习,在师范技能实践,学科专业竞赛中也对我有极大吸引力,希望自己在导师启迪下,可以学到地理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还能涉及了解到其它方面的一些指导。
图为助班为新生介绍导师。记者吴立颖摄
图为微信公众号推送导师制相关信息。记者吴立颖摄
落实有保障 规范管理制度
在确定新生全面了解了导师制以及导师后,为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夯实新生导师制的运行基础,加强学风建设,城市与环境学院向新生们发放了《城市与环境本科生导师双向选择表》,并写下自己期望获得的具体的指导内容。与此同时,城环学院还实行《城市与环境学院本科生导师例会制度》、《城市与环境学院导师指导记录手册》,以确保导师制能有效率有成果有意义的实施下去,让学生得到切实的益处。在问及是否会不适应这种以前从未了解过的新型教学方法时,城环1704班的宗宇秋同学表示并不会,“虽然之前没有尝试过这种选择导师的教育方式,但是老师针对个人特质给出指导意见的方法非常诱人。”
在面对采访时,已经步入大二,接受导师制一年的熊文景同学表达了她对这个模式的看法:“我选了徐海英教授做我的导师,选择她不仅仅是因为徐海英老师的职称,更是因为她的研究和指导方向是人文地理学,我想要考研目标也是这个方向,我觉得她能够在我考研的道路上给予我很大的帮助。”熊文景同学还表示,即使现在她并不在备考,但是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徐老师仍然细心的帮她解决,“我非常感谢这个制度,让我自入学以来就不对未来的生活感到迷茫,有了向上的动力,也有了科学的计划,我可以享受每一个阶段努力的过程,而不是虚度四年时光。”
图为新生填写双向意愿表。记者吴立颖摄
培养有计划 细化养成步骤
“五功本自然之功,无为之为也。但有明师启迪,方能透彻机微,则隐显机微,甚是分晓,触类旁通。”导师制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当代大学生处于迷茫,浑噩状态的问题。新生入学不久就选择了他们的本科导师,依据其导师多年的从教经验,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增强课外的实践锻炼,以及临毕业时,导师根据学生们的特点给出指导性的就业和考研的建议。
有着多年教学经验和考核毕业论文经验的叶正伟老师表示,因为城环学院推出这种导师制,才使得学生们和老师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能及时处理好学生在学习生活上出现的偏差,甚至对于将来学生未来道路的选择,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他也指出,导师制虽然适合当下的师生关系,但是要真正的将其实行好也绝非易事,最主要的还是要在制度下实施,按照章程进行,始终以学生为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再加上老师的不懈指导,才能达到理想中的成效。
图为李明老师为新生讲解混凝土结构施工图。记者吴立颖摄
图为牛赟教授鼓励新生考研。记者吴立颖摄
城环学院实施的导师制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政策,使得教师在从事教学科研以外,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理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作为其工作的另一部分,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彰显时代精神。新生导师制度通过老师与学生的双向选择,构建成一个个高效率高效益的小课堂,在不断的互动中,激发出双方对教学和学习的热情,真正的实现了“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作者:周桢 姬广建 审核:羊森)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孙楠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