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师范学院是一所省属普通高校,校址在苏北的淮安市,办本科仅有十余年的历史,虽然有近2000亩的校园和2万余人的规模,但在全国600余所本科大学中仍然是一所“小”大学。“小”大学如何办“大”?一方面需要坚持“地方性”,有一方水土,努力办出特色;另一方面在办学境界、办学视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必须去“地方化”,有八面来风,努力办出水平和影响,保持大学应有的“大”的内涵,“高”的品质。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有淮师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就必须有淮师的大学精神和灵魂。
淮师精神是淮师人在50余年办学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其主要的文化来源是民族文化传统、时代文化精神、地域文化特色和校园文化个性。
淮师作为文、理科见长的师范院校,深得民族文化传统的滋润,在天人合一的人本意识、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道德境界、格物中庸的思维品质、学思笃行的治学风格等方面体现出鲜明的民族文化气格。
时代精神是一个社会在最新的创造性实践中激发出来的,反映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引领时代进步潮流、为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是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和社会时尚的综合体现。淮师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历程,淮师人始终站在科学文化发展的前列,以开放的视野,进取的姿态,自觉不断地将人类文明演进的新成果,包括近些年国内普遍认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吸纳到教学内容和校园文化建设之中,使淮师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创新等方面,始终保持着探索者、攀登者的状态,走在同类、同层次院校的前列。
淮师五十余年的办学历史,承继、诠释和丰富了淮阴地区独具特色的人文精神。淮阴古有韩信的治国大志、吴承恩的文学巨制;今有人民总理周恩来和他那影响世界的伟大精神和智慧;而一以贯之的是淮阴人民创造和秉承的勤劳厚道、天下创业、崇教尚学的文化传统。几十年来淮师为淮阴地区及周边地区培养了半数以上的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者,而正是他们作为主力军继承了这里的地域文化传统、精神财富,并使之日新发展,光大远播。
淮师的校园文化个性是数代淮师人倾心实践与创造的文化结晶。艰苦创业、勇攀高峰,朴实勤奋、潜心治学,崇德尚志、达人济世,已经成为淮师与淮师人文化品质与个性的生动写照。当前,淮师坚持用“崇德、励志、博学、笃行”的校训训导师生员工,使得学校的文化个性不断得以张扬。
大学精神是基于多种文化要素影响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与创造中累积而成的,它是内在的,同时又是通过大学及其师生员工的行为呈现的。为了更好地发挥大学精神引导、陶冶、激励师生员工和引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有必要对其作出精炼的文字概括和核心内涵的简要表述。这也是大学领导者和全体成员对大学精神应有的文化自觉,它也直接影响着大学精神价值发挥的程度和实践成效的大小。
笔者认为,淮阴师范学院的大学精神,即淮师精神,可以概括为:“坚守朴实,追求崇高”。坚守朴实,就是坚持科学理性的精神,永葆求真务实的品格;追求崇高,就是树立高尚远大的目标,追求卓越至善的境界。
坚守朴实、追求崇高的淮师精神在“坚守”和“追求”之间保持着一种文化张力,一方面始终坚守淮师传统的优秀的科学道德品质,一方面在追求创新中使淮师精神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和光采。
大学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淮师精神的提炼概括及其内涵的阐述,希望全校师生员工积极参与讨论,如何更加科学有效地塑造、弘扬淮师精神,更希望全校师生员工积极贡献智慧。 (作者为淮阴师范学院校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