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记者专访 >> 正文
【淮师听课记】第四季 《游艺》1-4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8年08月17日 09:27   点击数:

1 沈伟丽老师的课:匠心独运巧生香

授课老师:历史文化旅游学院 沈伟丽

所授课程:社交与礼仪

听课学生:传媒学院1703钟媛

路过“青年教师教学评优风采展”的橱窗时,无意的一瞥,便看见了沈老师熟悉的,笑意盈盈的脸。驻足看向橱窗内,沈老师款款站立,标志性的亲和笑容,气质中透露的自信优雅与讲台上的她无异。

而作为沈老师的一名学生,我当然也是十分幸运。每周二的社交与礼仪气氛活泼轻松,听课者如久旱逢甘霖。这次像往常一样,我踏进崇文楼阶梯教室,却多少带了些不同的心境。走进沈老师的课堂,我想不难发现沈老师如此受同学欢迎的原因。沈老师治学严谨,要求严格,是各位老师学习的榜样。她亦平易近人,循循善诱,关心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同时她还非常注意课堂教授知识的技巧,她尽可能得去启发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融入课堂,因此沈老师的课堂气氛常常是热闹非凡。沈老师的教学内容也是充实又简单明了,学生能够轻轻松松掌握知识。教学过程中,沈老师尊重学生的想法,常耐心与大家交流,倾听大家的心声。有时还有些许幽默,因此,沈老师的课上总是不时响起一阵欢愉的笑声。

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沈老师显然更为注重传授知识的技巧性,匠心独运之处,课堂自然是节节活色生香。听着听着,那些枯燥乏味的知识也在沈老师弯弯的眉眼中开始变得温柔可爱起来,这使同学们更为积极主动的去汲取沈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整节课学下来,收获颇丰。若逢午后,阳光充足,光线透过玻璃照进宽敞的教室,过于的充足的阳光中,同学们的心似乎也有一丝光亮爬进,悄悄地生根发芽。一些细微的感情在空中微微漂浮,在沈老师温柔的眉眼,亦在同学们澄澈的嘴角。“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知道是寻常。”书中意境由此而来,水波婉转,我等自是不敢辜负这大好时光。

自2008年,沈老师加入历史文化旅游学院这一团队以来,沈老师认真投入教学活动,不断提高教书育人水平,在课堂教学,学科研究等方面取得许多令人欣喜的业绩,成为历史学院年轻教师的佼佼者。有些课程对于沈老师来说也是比较生疏的,但她没有任何抱怨,而是采取一种提升自我的积极态度去面对,她课前认真查阅资料并调研,争取把课备到最好,有时教学,任务较为繁重,她就废寝忘食地工作,熬夜备课,认真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一切都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沈老师说,“因为我也不可能保证完全的熟悉每一门课程,碰到稍微陌生的课程这种情况是在所难免的。”稍稍停顿后,沈老师仍是浅浅的笑着,“但是我会更加认真的去准备,在课前将这些内容吃透,百分百的确定课堂上我可以向学生呈现最好的状态。”沈老师将教学中遇到的一切困难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一路走来,沈老师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增加自身的涵养。繁重的任务下,沈老师也从未停止过学习。沈老师亦为了更好提升自己,曾于美国罗里达大学访学一年,匠人心境由此可见。那温柔眉眼里所藏的深厚虽是止于唇齿,但却在眼波流转间氤氲成诗。

那些读过书看过的景终将会显露于气质之中,那藏于血液中的淡然于广阔也终将刺破肌肤向阳。

沈老师自身的丰富涵养,学无止境的精神还有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化为了被同学们啧啧称道的“气质”。每一节课,她精致的盘发,尽限从容自信;她暖暖的笑容,尽显青春飞扬;她有礼的仪态,尽显韵致淑雅。她永远像一个上足了发条的战士,慧眼熠熠,恪守职责,并且将最好最精神的一面展现给我们。举手投足间是“看万卷书”的淡然从容。尽管已是各样奖项加身,盛名之下,却丝毫不减沈老师自带的谦和。

匆匆时光里,唯有博大可以稀释一切,但凡深色必可覆盖浅色。游艺于心,便自得广阔与从容。

2 孙高顺老师的课:我只愿做这世间逍遥顽童

授课老师:文学院 孙高顺

所授课程:写作理论与指导

听课学生:文学院1705班陈心如

“生活处处有故事。故事只有是跌宕起伏的,是曲折的,才会让人心生美好、失落和追求。”这是今天孙高顺老师上课开场的第一句。

当我问到他平日的兴趣爱好时,他像个在巧克力和飞机模型中艰难抉择的孩子。“真是太多了。运动、音乐、电影都为我所爱。”他顿了顿。“但写作影响了我整个人生轨迹,其他的爱好都算是我汲取灵感的辅助工具吧。”

随性的发型,因激情投入而始终在空中悬停的双臂和那双敏锐清透的双眼,饱含着一个“热爱写作者”所有的欲言又止。

❶萧红—我的胸中积满了沙石,因此我所想望着的:只是旷野,高山和飞鸟。

“小的时候我想做个售货员,感觉他挺神气的,还拥有那么多琳琅满目的东西。后来,身体很好,想做个体育健将。上大学了就想做个作家。但是最后我找到了更符合自己心意的职业—教学生如何写作的大学老师,我特满意。(笑)”他说道。“您这么热爱写作,为什么不把写作当作职业呢?”。我提出了自己的疑虑。“可能我耐不住那份寂寞吧。当作家是一件很需要毅力的事。我觉得我还做得不够好。”

就是这样的,他总是勇于深刻剖析着自己,借着波德莱尔的视角,将那些躲藏在阴暗角落最本真的人性喃喃而语。

“营造意外是写小说的技巧之一,意外能展露人内心最原始的状态。”他承认自己经常落泪,作为一个中年男人,好像是不应该拥有的特性。但他不太会克制和掩饰自己的感情,大概只有孩子才会如此大胆的表露自己的情思。“有个成语叫梧鼠之技。我时常感觉自己就像那只老鼠。这既是可悲的也是可爱的。但为了写作放弃其他喜欢的事我实在于心不忍,但我喜欢这样丰富的自己。”

《萧红》里有这样一段话:“她是一种很强大的真实,她裸露着,绝非身体,而是灵魂。她用她的全力去爱,她的爱,让她爱的男人,变得强大起来,骄傲起来,随心所欲起来。”他也便有这般强大的真实,正因为这份面对,才能更加的爱自己。而正如萧红本人所说:“爱自己,一切都是自由的。”

❷顾城—

我所渴望的美,

是永恒与生命;

谁知它们竟水火不容。

永恒的美,奇光异彩,

却无感无情;

生命的美,千变万化,

却终为灰烬。

他拿过我写的诗,对着我的脸大声的读起来。我为自己的才疏学浅满脸通红,但更多感受到的是获得重视的兴奋。大抵也没有多少老师会花好几节课,只为读一读学生们稚嫩的笔墨。他让我们看着窗外的蓝天和松柏即兴创作,也分享自己的作品让同学们能更亲近自然的解读。他爱读诗,更爱写诗。他总是被那些大诗人惊人的想象力和营造的意境感染,欣喜得像一只小鸟。

“如何写一首好诗呢?一共有三项:丰富复杂的内心情感世界;表现力强的语言表达;巧妙的艺术技巧。最重要的,就是第一点。没有大波大折、大起大伏的心境变化,没有过大悲大喜的经历,你哪来创作的契机和缘由呢?你要去看,去写,才能让遣词造句成为一种本能。连看到窗上的一只小虫,都能有自己的体悟。”情感世界支撑了他整个写作的过程。

“诗歌应始于快感而终于智慧,应达到摆脱纷乱生活的片刻的澄清,”诗是一种高度凝练的语言,需要在有限的字数间创造出无限的空间,实属不易。他又是那样的欣赏这纯粹的表达,含蓄而极致,是美的另一个层次。对于那首《门前》,他改了又改,但始终留着那句:“草在结它的种子,风在摇它的叶子。我们站着,不说话,就十分美好。”

是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本身已足够美好了。

❸罗伯特·弗罗斯特—

黄色的林子里有两条路

很遗憾我无法同时选择两者

身在旅途的我久久站立

对着其中一条极目眺望

直到它蜿蜒拐进远处的树丛

余华说音乐影响了他的写作,而孙高顺老师说,写作影响了他整个人生。“写作让我变的多愁善感,也让我多了一份思辨能力。看问题要全面,不能盲目的跟随他人的观点。我会后悔自己没有做个作家,但我没有遗憾,这是我的选择。这就是人生,本来就是多种多样的,得失相济。”经历了这么多人事变迁,他早已看开了许多人生症结。

我好奇的问他:“您觉得您像什么动物呢?”他笑了。“我喜欢狼。他永远保持独立思考,从不屈服。有人养狗,养老虎,没有人养狼,因为狼不听话,活的是真性情。它是智慧的,但也是孤独的。”

他走在一条满是泥泞和荆棘的路上,这条路人烟稀少,只能走下去,不能返回选择的起点。这就是人生无法解决的悲剧。回忆起来,留下的也只能是一声轻轻的叹息,一丝淡淡的哀愁罢了。

那双眼睛里更多的是坚定。“我不能决定怎么生,怎么死。但我可以决定怎样爱,怎样活。”他说。

做怎样的事,选择怎样的自由,决定着成为怎样的人,赢得怎样的爱与人生。这些就是孙高顺老师想要让我们去思考的,也希望我们能在写作中找到问题的答案。

故事的结尾,他读着自己作的诗:“我看见她晶莹得朝我走来,带着跋涉的尘埃和诗词修饰过的裙摆。我知道,她爱彩虹,爱星星,爱人间的夜,也爱那片长着雀斑和灰指甲的落叶…”

3 陈燕老师的课:行无疆 爱无疆

授课教师:体育学院 陈燕

所授课程:团体健美操教学

听课学生:文学院1703班 张锐敏

孔子《学记》言:“亲其师,信其道”,是说一个人只有在亲近、尊敬自己的师长时,才会相信、学习师长所传授的知识技能。也就是说,只有具渊博知识,擅言谈技巧,秉高尚人格,富工作热情的老师,才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在听了陈燕老师的课后,我对这句古语的内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早上的第一节课,距离上课还有五分钟,陈燕老师与学生们亲切交谈的身影已经出现在了健美操房。“你最近的考试考得怎么样?”“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同学们围在老师身旁说着最近的学习与训练情况,陈燕老师笑意盈盈地与学生们交流着近况。师生之间通常存在的距离感在这里是不存在的,看上去不像是师生,倒像是母子。很快上课了,健美操的课堂上,动感的节奏、紧凑的舞步让每一个人都气喘吁吁,陈燕老师却始终面带笑容,在行列间穿梭,给同学们一个个纠正动作:“来,手臂再有点力量!”“诶,对啦,腿绷直!”……健美操节奏十分快,在跟上节奏的同时又要将动作做得规范漂亮,这对二十出头的年轻人来说尚是难事,在陈燕老师那儿却似乎毫不费力,她笑容洋溢着,声音洪亮地为同学们打着节拍。“一哒哒,二哒哒……”她笑着,那笑容是极富感染力的,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陈燕老师用微笑在她与学生之间搭起沟通的桥梁,实现了心灵上的通达和投合。我想,支撑这笑容的,是亲和力吧。而真心的付出、真诚地与学生沟通才是真实的亲和力的内在物。那是以善良的情怀和博爱的心胸为依托的,一种发自内心的特殊秉赋和素养。正是这种亲和力使陈燕老师的课堂激情澎湃,活力四射。

陈燕老师将博爱的精神作为培养学生的土壤根基,让学生们在无疆之爱中自由成长,一步步学会责任与担当。

卢梭说过:“没有榜样,你永远不能成功地教给学生以任何东西。”罗曼罗兰也说:“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我想,做老师的,在学生面前就要成为“榜样”和“阳光”,显然陈燕老师做到了。随着遍及全球的健身热和娱乐体育的发展,健美操在人们的印象中不再仅仅是一项竞技性运动项目,它老少皆宜的健身作用也被人们所熟知。考虑到现代人日益下降的身体素质,陈燕老师统考心脏的承受能力、年龄、生理结构变化等因素,成功地创编了“全国第一套农民健身操”,受到了江苏省体育局的全面推广及其他省份的极力推崇。陈燕老师说:“主要是热爱健美操,我才会一直激情饱满。因着这份热爱,我才要将它普及,应用于人。我创编这套农民健身操的初衷很简单,就是提高广大农民的体质。”陈燕老师凭借自己扎实的专业技能创编农民健身操,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锻炼方法,也为她教授的学生们树立了绝佳榜样。

当然,陈燕老师绝不会裹足不前。她选择不断创新进取,选择波澜壮阔的无疆世界,选择跨越维度的无线寰宇。我校运动会开幕式上的团体操多次由陈老师组织创编,从台前到幕后,都由老师一个人负责,在校内外获得大片赞誉之声。在淮安市体育局组织创编的淮安节拍等五套健身操中,陈燕老师独立创作了《春》,获得一致好评。陈老师除了在本校任教健美操外,在社会上还担当其他社会角色:淮安市健美操协会会长,健身指导老师,健美操裁判等等。虽已知天命,陈老师却有一颗年轻的心,如春花灿烂,穿梭在斑驳阳光里的她,微微一笑,那般精彩。

陈燕老师在行道之路上种下善意和责任的种子,让它在浮世喧嚣中纤尘不染,善因结出善果,在陈燕老师身上,你能听见清风呢喃,看见繁星满天。

就如北岛曾言:“道路前面还是道路。”陈燕老师秉持着一颗热爱之心,在健美操教学事业上不断开拓创新,不断前进,不可谓是行无疆吗?

行无疆,爱无疆,陈燕老师以一颗纯粹之心行道授业解惑,引导着我们走向更广阔的人生之路。

4 蒋正静老师的课:何用堂前更种花

授课教师:化学化工学院 蒋正静

所授课程:无机化学(2)

听课学生:传媒1704刘伟豪

前期联系蒋老师的时候,他一直都亲切地称呼我为“小刘同学”,这个称呼虽然简单,我却能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蒋老师对我的尊重,且不乏俏皮。我便猜想,蒋老师是一个平易近人,严谨却不失风趣的一位似长辈般的老师。

初进教室望见蒋老师的第一眼,便已然能感受到其洞悉岁月的悠然与练达。他身着一件衬衫,发型整齐,腰板挺拔,精神抖擞。蒋老师早走过而立不惑,现已知非知命。他身上温文尔雅的气质,是在知识之洋里所捶打练就的。

蒋老师这一堂课讲的内容是“碳族元素”,我一个化学门外汉却也听得津津有味。干冰出场时,蒋老师是这么介绍的:“你们知道小仙女在烟雾缭绕的舞台上翩翩起舞,那种烟雾缭绕的环境是怎么营造出来的吗?”说罢还自顾地摆了几个姿势,竟有几分反差的可爱。在介绍碳酸的时候,援引了一则某男子经常喝可乐导致肾衰竭的新闻,不仅讲了碳酸的知识点,还借此劝解大家少喝碳酸饮料。讲到碳酸盐的时候,蒋老师在PPT上放了几张大理石的横切图,将其形容成中国水墨画,还给不同的品种起了名字:雪域高原、丹峰山茶、平川秀色……

在无机化学的课堂上,蒋老师不单单是给学生枯燥地输送知识,更是寓教于乐,使用多种方法讲解知识。为了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碳酸钙,以溶洞作为切入点,并且随身携带了实验器材做起了实验。蒋老师开玩笑地说道:“现在我要把溶洞几千年的反应压缩在这几分钟的时间里,这就是化学的奇妙之处……”

讲课时的蒋老师谈笑风生,板书认真,与同学们互动良好。在他诚挚的目光中,我能感受到他对教学的热情与负责。在教师生涯的这三十多年里,他一直孜孜不倦,在教好学生的同时,也在默默地朝着一个更加优秀地境地迈步。蒋老师是一个爱读书的人,他说他喜欢读读书,然后静静地思考。作为一名化学教师,除了去阅读专业书籍来补充自己知识、不断学习外,还喜欢读一些历史传记类的书。以史为鉴,观望朝代更迭,洞察盛世兴衰。蒋老师说:“走进历史,走近人物,能够丰富自己的知识、充实自己的内心、提高自身的素养。”

在我问道读书给他带了什么的时候,蒋老师给出了以下的回答:“读书能帮助我克服急躁的情绪,让我学会了换位思考、理解他人。在课堂上能够根据学生的思想状况、认知水平,尤其是在化学化工专业不太被认可的情况下,选择更加合适贴切的案例、演示实验等展示化学的魅力,突出化学化工的中心位置,让学生‘乐其所学,学是所乐’。”

司马迁有言:“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一名好老师要去做的,远远不止传授知识,更应该用自己的学识、人生经历、特长等去启发学生的兴趣,去教导学生如何为人生活,去帮助学生找到学科归属感。

53岁的蒋老师,在岁月里沉淀,厚积薄发。他用自己的学识与关怀教书三十一载,三千多余学生遍布大江南北,各行各业。为人师者,定先修身养性,而后育学育人,便何用堂前更种花。

(作者:钟媛 陈心如 张锐敏 刘伟豪 审核:张同刚)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董旭冉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董旭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