崭新的2号楼,兜兜转转终于见到亲切的王丽丽老师,小巧的身形,温柔的口吻,始终保持的微笑,一下子拉近了和她之间的距离。素色的沙发,整洁的办工桌,墙边的仪器,一切都让人觉得很舒服,恰似王老师给人的印象一样。
用真心教书
“2012年,我刚来淮师时,教学经验为零。我头脑里面有很多知识想告诉给亲爱的学生们,想把心理学最前沿的研究介绍给大家,但是我还不知道采用什么样的技巧与方式,抓住学生的心。”于是在摸索教法的过程中,学习观摩其他优秀教师的课堂帮了王老师很多,王老师至今仍清晰记得听得第一节课,是王聿泼教授的普通心理学,王教授用很多例子幽默地讲解知识点,学生学得既开心又牢固。所以在之后的教学中,王老师也借鉴这样的教学方式,将具体形象的例子和知识点相结合,取得了很好的学习效果。王老师又主动与学生沟通,努力去了解学生想了解什么知识,想掌握什么知识,从而“对症下药”。作为认知神经科学的博士,王老师接触过许多案例,所以在她的课堂上,她始终要求自己一方面精确传达教材知识,另一方面要通过一些案例,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乐中学,调动学生对于心理学研究的兴趣,同时又让学生了解最前沿的知识。例如讲到《遗忘》这一章节时,王老师便采用了“快乐传递”的游戏--大约七八个同学参加。首先王老师把第一位同学喊过来,把手上的纸条给他看,上面写着“大猩猩摘香蕉吃”,然后这位同学只能用动作表演出来,不能用语言,展示给第二个讲台上的同学和台下的同学看,只能表演一次,搞笑的动作引得同学们哈哈大笑,第二个同学再将动作传递给第三个同学,然后逐次传给最后一名同学。最后,王老师问最后一位同学该动作表达什么意思?然后再问倒数第二位同学,逐渐大家的理解出现了分歧,这便很好说明了遗忘的特征,动作在传递的过程,出现了量变和质变,步骤变少或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加入新动作等等书本上的理论知识。
王老师始终认为“老师教得开心,学生学得开心”才是成功课堂的标准,所以在她的课堂上,氛围总是很活跃。
用爱心育人
作为一名班主任,她又在大学每个阶段陪伴着班上每个孩子的成长。大一,由于学生还未熟悉整个大学,还有些不适应,所以她会和班上每个孩子谈心,了解情况。大二,她则会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做一些心理学实验调查,锻炼科学思维方式,同时自己利用校外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校外训练技能,比如消防队团体辅导活动。大三,学生在考研就业方面都有了自己的选择,她就会主动了解学生倾向,然后给予针对性指导。采访间隙,一个女同学来找王老师,进门就说,“老师,我来请教你这个大学霸,是如何保持不断前进的动力呀?”王老师耐心地通过自身经历告诉她,学习中总会遇到挫折,这都是我们前进的经验,但不要被挫折吓到,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再坚持下再努力下,你会看到更美的天空更宽的路。“我喜欢和学生谈心,没有比学生的进步更让我高兴的了。”王老师笑着说道。对于目前这个大四的班级,有十几个同学择选了考研,王老师自豪地说:“看着他们向上进取的心我很高兴,也时常找来他们问问学习情况,有哪些困难,鼓鼓劲加加油,孩子们开心地回去继续努力奋斗了。”
用童心待人
作为一个自诩为“保持童心的老师”,课堂之外的王老师带给学生的更多的是感动与温暖。QQ群里时常会有她发布的求职考研信息,偶尔还有学习技巧小贴士。回想起第一次与王老师见面的场景,她的学生蔺义芹印象最深刻的是王老师极具亲和力的微笑。她自豪地告诉我:“丽丽姐可是经常会请我们去她家吃饭的呢!”作为蔺义芹的启蒙老师,王老师常常会和她分享专业书,在心理学实验和程序设计方面都极大丰富了她的认知,她很感谢王老师给她还有其他同学创造的交流学习机会。作为一个正在紧张备考的“考研党”,她说:“王老师身上最让人佩服的还是始终如一的进取心,她会带着学生参与很多实验项目,自己也会经常去外面交流学习!”或许正是这些优秀品质,蔺同学以王老师为榜样,循着她的足迹,立志成为一名优秀的大学老师。
其实,在王老师眼里,班上每个孩子虽为90后,个性张扬,但只要有兴趣地参与社团活动,发挥所长,开展心理学研究,一样会很出色。面对即将踏入社会的大四班级同学,她鼓励每个孩子大胆去闯,踏踏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永保一颗求知的心,没有完成不了的挑战!
在采访的最后,王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就是我的工作,一名普通的教书老师。”用真心教书,用爱心育人,用童心感人,在王老师身上能明显感受到一种人民教师的使命感。“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是王老师毕业院校北师大的校训,而她也在用自己的青春不断践行着,同时也影响着更多的学生。讲授知识,传授方法固然重要,而在学生生命中留下更多笔墨的或许是老师潜移默化下的“谦虚”“进取”“责任感”与“坚持”!
(作者:盛庆琪 审核:韩翔)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王新鑫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