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记者专访 >> 正文
淮师专访6|台南大学林登顺教授:用心发现楚辞之美
来源:淮师新闻网 时间:2015年08月16日 14:13   点击数:

记者:《楚辞》是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学样式,以民间流传的神话故事为题材,创作出优美的新体诗歌,如果能用楚地方言来诵读,会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而如今,一些专家的研究似乎更注重文学价值,而轻视了审美价值。那么,您认为对于它的美感复原重要吗?

林登顺:因为它本身就是用楚地的一些神话传说做素材,来表达他内心的感受、不平、愤怒或是期望等等。就文学手法来讲,它很好地应用了象征手法。现在研究者从文学角度来看也没有问题,但是我们要真正了解屈原,当然还是要了解为什么用这些传说去做素材,它真正的象征意义是什么,这个就是在《楚辞》研究中要兼顾到的。

记者:比如说,现在也有一些学者在研究《楚辞》中的音韵学。

林登顺:对,这个也是可以的。它毕竟是代表了南方楚地的语音呈现,跟诗经的关系很大,所以从音韵学的角度来看,也可求得一些线索。

记者:现在很多学术研究都要基于前人的记载或史料。关于屈原和《楚辞》的研究,追根溯源,早在《史记》中就有所记载。但是,《史记》中也存在某些不确实的记载,而人们对于《史记》的过分肯定导致他们忽视了其中的诸多谬误。那么,您认为对于文学遗产,我们该如何考证,才能做出甄别,从而真实客观合理地研究呢?

林登顺:研究《楚辞》也不一定根据《史记》,其他的典籍、史料以及考古成果都可以作为研究的重要参考,以期求得《楚辞》的真正面目。当然,从早期开始已经有很多研究,包括用语音学或民间文学的这些角度去看,从他们的研究来说,这是一个传统的解析方式,后来的学者开始使用多种研究方法,也开辟了不同的研究道路。这些都是值得肯定的。

尤其是现在的学问,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甚至强调以一个多维的角度去探究。比如,早期就有提出双重证据的,现在甚至又会提到三重证据,当然,它是一个文化的延伸。回归到原始的《楚辞》本身来讲,因为我们身在当代,只能用新的方法试着去接近那个文学点,所以,各种研究不能说绝对是什么,因为它距离我们太远。用新方法、新材料或是新角度,去逼近文学,我们做学问本身就是要去客观地呈现,有多少的方法、证据就会呈现出什么样的面貌。

记者:您刚才提到学问需要跨学科研究,我们作为文学院的学生也接触到一句话,叫“文史哲不分家”。您认为史学和哲学如何与文学相得益彰的结合,我们又如何通过史、哲来促进文学的学习呢?

林登顺:史学用来提供足够的资料,是做解析文学的一个根本;哲学是用思维逻辑的方法,更清晰或是更了解作者的思维。文学本身是美,而通过这些全新的方法,可以更好地挖掘作者想要表达的全新意涵,或是文学的意味。史哲可以结合得非常好。

记者:既要结合史哲,研究文学就是一个特别大的工程,是吗?

林登顺:我们研究文学,本来就是需要去逼近真实,然后再看它的美是什么。任何学科都需要这些基础的建立,就文学研究来说,没有史哲的基础,就没有更广阔、更深入的眼界和见识,就无法形成交集,也无法逼近事实的真相,做学术研究,不仅要求美,还要求真和求善。

记者:台湾的学生从小就接受了非常浓郁的国学熏陶。您的研究方向一直以国学为主,您对学生文学基础的夯实也是十分注重的。那我们如何通过对国学的研究来增加底蕴,从而形成日后的职业优势呢?

林登顺:学中文,尤其是研究古典文学的同学,在台湾也面对着同样的问题,学了这门学科以后,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职业要怎么选择?台湾现在就是在慢慢强调要有实用性,但是这个实用性是建立在一个坚实的基础上,从而去导引出实用性。在台南大学国语文学系,就开设了一些具有实用性的课程,比如文化创意应用、信息采编、书刊报纸编辑等,另外还有所谓广告文案这些类似的应用。到社会上,人家常常问你,作为中文系学生,你的优势展现在哪里?我建议大家说、写的能力一定要强化出来。写,就是要掌握实用文体的基本写作方法和技巧,所谓实用文体,不仅仅指实用的文章体材,而且包括对人生过程、生活阅历乃至生老病死的深切感悟和叙述,这一点,是学中文的和学习其他学科的同学的重要区别,你一定要比别人强;说,就是口语的表达,你到一个企业、公司或是学校,你总是要告诉人家,你要表达什么,我们讲的这个声韵调、文辞和字的呈现,这个本来就是我们的强项,我们学文的应该表现出来,那我就比人家强。这个是我们必须去面对的,在台湾已经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大陆学文史的学生可能慢慢也会有这样的一个困惑,不过我们要面对的是多元快速资讯化社会,我们要跟得上科学时代,学会结合起来,这个是我们要思考的一个问题。但是,原则上你一定要有一个坚实的基础才行,这是重中之重。

记者:虽然很多人都会说中文是最广泛的一门学科,但是我觉得中文系毕业面临的出路却是较为狭窄的。

林登顺:对,是这样。关于这个狭窄的就业面,我通常会问我的学生们,毕业后你有什么专长啊?同学都答不出来,我说答不出来最好,就是没有专长,没有专长就意味着面临各行各业我们都可以有所发展。到任何行业都要用到语言文字,这些就是你的优势,你到了商业企业去,它需要宣传,需要文稿,需要策划,需要做公关的文案,这些中文专业是很有优势的,再加上我们如果在完成规定的学业之外,还能发展出部分的专长,那就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记者:现在的在校大学生看似摆脱了高考应试教育,然而四年之后,我们还是会面临考公、考研、考编等应试问题,似乎还是在为了就业功利性地学习。那么,您认为大学生该如何充分利用在校四年时间呢?

林登顺:传统的中文是思想史、文学史,还有《史记》之类的,这些都是要必修的专业课,现在因为大家时间也很忙,学校开课的空间也比较小,所以事实上这个部分要靠同学自我学习。对史的概念,比如一些基本的史学专著,所谓经典的、基本的史书,要读一读,认识一下什么叫史学,到底是什么样,他到底在用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在看问题。哲学就是思想史,这个跟传统的学术史非常接近,一定有一个透彻的史观,因为很多的知识学问,你断代来看有断代的意义,可是只能看到一个面,但你如果纵向去看,才能看出整个大的发展。我们中国文化常常会受到各种不同因素的干扰,尤其受到政治利益的影响较大,可是,如果我们把时间线拉长,政治干扰常常会徒劳无益,就是说,还是要回归主线,就像韩愈的《进学解》,最后还是要走向终点。断代来看,会看到不同的面目,可是如果纵的时间点拉长以后,就不用担心,看很多事情就会减少偏颇。

记者:好的,十分感谢您能够抽出宝贵时间接受采访。再次感谢您!欢迎您常来淮安,常来淮师,我们期待您再次光临。

林登顺,台湾台南大学人文与社会学院院长、国语文学系教授。

(作者:胡芷睿 审核:王新鑫)

本文来源: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柏华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柏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