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记者专访 >> 正文
【解读法学院】齐心协力谋发展——访法学院院长季秀平
来源: 时间:2011年12月19日 00:00   点击数:

从2000年的经济与法律系,到2003年成立的法律系,直到2009年正式更名为法学院。9年的时光不长不短,却足以让法学院完成一个美丽的蜕变。

一直以来,法学院以精英教育为目标,致力于学生理性、严谨法律思维的培养。在近几年的司法考试、研究生考试以及公务员考试中取得了骄人成绩,为国家培养、输送了大量优秀的法律人才。

/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季秀平院长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对其际遇表示惊讶之余,不免感慨那份自强自立、勤奋刻苦的感恩之心。当年个性中的倔强、不屈,随着岁月的洗礼,如今已升华成为一种宽容大度之气,表现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沉稳的心理,乐于合作,淡泊名利的浩然正气。当记者问及,“是什么奠定您成功的基础?”,季院长如是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认真的学习态度,埋头干事的勤奋踏实是成功的前提,此外不可缺少的是对自身能力的自信。”这也是他希望所有法律学子应当谨记的道理。

对于学院的专业建设,季院长分别就教学科研、师资队伍和学科建设向记者作了说明。目前,我院八门以上课程达到校级合格水平,其中民法、商法、国际私法等课程的教学被评为“校重点优秀课程”;院长编写的《民法学简明教程》被评为“省精品教材”;更有多名教师分别荣获“教学能手”、“教学标兵”、“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荣誉称号。季院长指出,面对成绩固然值得欣喜,但我院教学工作仍存在不足。为解决部分教师教学态度不认真,教学质量偏差等问题,学院定期不定期开展“示范课”“整改课”活动,同时出台了教学奖励措施,推进教育教学研究,进一步形成我院教学工作的一大特色。

学术进步离不开科研,为此法学院定期开展“教师论文交流会”,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至少完成一篇论文,教师之间互相提修改意见,完善论文。并有针对性地解决我院教师核心期刊论文数量不足、层次不高,高级别奖项不多的现状。季院长表示,为提高我院教师的科研竞争力,一方面需要积极谋求与省内外兄弟高校法学院的交流合作,加速发展;同时要努力争取当地政府、司法部门、律师界对我院发展的支持。良好社会关系的建立,在促进科研的同时,也有利于解决我院毕业生的实习乃至就业问题。

面对目前师资队伍年轻化、结构不是十分合理等现象,季院长坦言,法学院成立初期,师资力量不足。但经过几年的发展,从职称来看,已由原本两名副教授,转变为如今的教授、副教授12人,并于今年计划再引进一名博士、副教授;从学历上看,博士、在读博士人数已达9人,完全改变了过去一枝独秀的局面。正如季院长所说,我院师资队伍建设的潜力大、可塑性强,学院将根据学科与专业发展的需要对师资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建设。现阶段的总体方向、计划已经明确,重点在于对民商法、行政法、刑法等应用型学科师资的培养。

针对法学院未来的发展取向问题,季院长告诉记者,总体定位在“苏北一流,省内外有一定影响”。“淮安需要一所综合性大学,我们努力的目标是建设一所大学中的法学院,要准备进行研究生培养”。季院长补充指出,这一切的实现,关键在于我院全体师生员工的埋头苦干、同心协力。有了目标,必须还有行动、有坚持,只有持续不懈的努力,才能使法学院发展壮大。

采访临近结束,记者向季院长提出一个不情之请,希望院长能够为写一份寄语,作为激励、指引我院师生的方向标。对此,院长欣然接受,寄语内容如下:

寄语我校法律学子:

立鸿鹄之志,明德崇法,修为社会良心、正义卫士,使芳华溢彩;

树必胜信心,笃行致知,练成国家栋梁、社会精英,让青春闪光。

寄语我院教职员工:

坚守朴实,三尺讲坛育英才,争创一流业绩,用今日汗水铸明天辉煌;

追求崇高,一腔热血谱华章,彰显办学特色,以无私奉献创不朽伟业。

大学生通讯社赴法学院采访组名单:

组长:董蒙 郑佳

组员:程锦 董娟 王洁 李娜 袁雪 杜晶晶 刘晓乾 陶静 周莉 章亮

指导老师:韩翔

(作者:董蒙 李娜 审核:韩翔)

关键词:

本文来源:责任编辑:root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