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工作情感堪称是“像是一个人,一家人”,有一种工作态度叫做“只要去做,就努力做到最好”,有一种工作使命被定义为“党员有义务,站在岗位上,心中装着老师和学生”。数学科学学院党总支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优秀基层党总支的精神。
家长会——孩子的未来,我们携手创造
2010年4月份,来自淮安市教育局基础教育处的王建平处长、淮阴经济开发区经贸发展局的李国刚局长,淮阴师范学院的相关部门领导韩同友、朱延华、周俊波、毛广雄、闫超栋等,120多位家长、学生代表参加了学生工作研讨会。淮安日报发表《淮阴师院数科学院邀请家长共商学生发展大计》。
自2005年开始,数学科学学院坚持每两年召开一次学生工作研讨会,首创学生工作研讨会制度,每次会议都邀请了数百名学生家长,社会知名人士和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会议,受到多方媒体关注,《新华日报》、《淮安日报》、《淮海晚报》及相关网络媒体都作了专题报道,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形成了社会、家庭、学校三位一体的育人网络。与会的家长们纷纷表示,能有机会看到孩子在大学里的点滴成长是对家长们的一种安慰,一种回报。“家长会”验证了“沟通从家长开始,理解从家长做起”是大学教育中的一次成功尝试。
教师帮困基金,铸就平凡的奇迹
2003年,数科院党总支书记郭文华还在机关工作,学校里有位同学不幸患上白血病,当时全校师生共募捐了10多万,心痛的是钱还没有用上的时候,那位同学已经离开了,后来郭书记到数科院工作以后也遇到类似的情况,心痛的感觉一直在心头潜藏着,他突发奇想,如果可以事先成立一个基金,等到有同学需要帮助的时候,能及时帮助同学度过难关,可能会少许多遗憾。就这样,数学科学院“教师帮困基金”诞生了,每年年终工作总结时,数科院的老师们都会给“基金”过个好年,几年下来,基金已接近12000元。郭书记深情地告诉我们:“现在学校的贫困助学金制度很完善,但“教师帮困基金”会一直存在,没有特殊的原因,因为这已经成了我们数科院老师们的一种习惯。我们都希望不幸的事情不会发生,但是谁也不能预知明天,灾难来临时,只祈祷‘基金’可以尽到微薄之力。”朴实的话语中流露着党总支人员最真切的情怀。
传道,授业,解惑,水滴石穿
这些年来,数科院党总支工作可以这样形容:阳光与风雨同在,困难与成效并存。2003年,学院里存在一些典型问题,部分学生晚上上网打游戏,白天课堂上补觉,以至于丧失学习的积极性,期末考试近50%的学生考试不及格。这个时候发动全院教职工,尤其是党员教师的“拯救大行动”开始了。在《淮阴师范学院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文件的指导下,党总支的同志们带领各班班主任起早贪黑,深入学生出入地点,宿舍、教室,甚至是网吧都有他们的身影,耐心的劝导学生、给学生补习功课,对于特别的学生采取与家长联系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皇天不负有心人,数科学院战果辉煌,近5年,先后有3个班次获“周恩来班”荣誉称号,3个班次获“周恩来班”创建奖。2010年,08(1)班获学校“十佳”班级荣誉称号,并报送省参评“优秀班集体”,07(4)班被学校表彰为“校优秀班集体”,07(1)班获校“周恩来班”提名奖。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中,获得过全国三个二等奖、江苏省赛区三个一等奖、四个二等奖,三等奖若干。数科学院2010届毕业生中共有97人参加考试,54人达线,51人考上研究生,考研录取率达15.41%,突破历史新高。08、09年均被学校评为“考研工作先进单位”。
丹心一片,奏响服务广大师生的乐章。数科学院党总支时刻保持保持党的先进性,始终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刻在心坎上、付诸在行动中,在为校园建设的和谐发展默默奉献着自己的光和热,书写着人生虽普通却异常动人的的篇章。
(作者:王茜茜 审核:戴正东)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