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每当我和精通诗词书画的人在一起时,总有一种置身于空谷幽兰中的错觉,内心顿时变的纯净而又清新,就像是漂浮不定的心终于找到了落脚点。而这次采访周桂峰院长的经历则让我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而清晰。
这个春天最和煦的风
5月5 日下午,我和刘玮怀着忐忑的心敲开了周院长办公室的门,当看到周院长那亲切灿烂的笑脸时,我内心所有的不安都像一阵风似的化开了,他没有我一贯印象中的诗人特有的那种清癯的面容,哀伤的眼神,他的笑容亲切随和,回答我们的问题时就像是一个长辈在解答自己的孩子提出的问题,言辞中渗透着耐心和恳切。整个的采访过程,他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抹最和煦的春风,吹走了我心头的种种焦虑和担心,让我收获了这个春天最蓊郁的一片森林。
有些兴趣是一辈子的
“我最先接触的是毛主席的诗词,我的兴趣也来源于那里。当时我一个同学带了本《毛泽东诗词选》,一共是37首,我当时看了就特别喜欢,我只用了一个晚上就全部背下来了,后来又经常性的去吟诵,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后来有一个同学又带来一本用散文诗抄得毛主席诗选,我就赶紧借来认认真真抄写。所以我对诗词的兴趣也就从长时间的坚持中日积月累起来,所以人无论学什么都要持之以恒。”周院长这席话对我和刘玮来说不啻有醍醐灌顶的作用,想想我们以前做事总是三分钟热度,不禁有些惭愧。周院长还强调对于文科生来说,不光诗词很重要,字也同样重要。“当时我从那本散文诗的手抄本上学到的不仅仅只是诗词的积累,还练得了一手好字。一个高中的同学跟我说在‘字是文章的衣服’,所以我就立誓一定要练还自己的字,就是到了现在我仍然坚持每天练习毛笔字,因为练字是一辈子的事,一定要坚持下去,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绝对不是学习的态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兴趣是一辈子的事,就像周院长与诗词书法的情缘。
阳光与风雨并存
据周院长分析,现在我们文学院学生学习诗词的情况,有令人满意的地方,也有令人忧愁的地方。大家都还是蛮喜欢读诗词的,不管是古典诗词,还是现代诗歌,而且他们欣赏和分析诗词的能力也是不可小看的。但是令人忧虑的地方就在于大家只停留在读的层面,很少有学生能写出很好的诗来。周院长指出这是很多因素造成的,与教育欠账有很大的关系,新体诗在五四之后被打倒是一个冤案,而旧体诗的名称本身就是含有一种贬义,闻一多的旧体诗写得很好,但是五四后也很少写了。而国家近两年也是在这种诗歌的窘况下认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于是有了‘诗歌进校园的活动’,而淮安作为诗词之乡也在积极推进这方面的活动,这是很令人欣慰的。在一个就是应试教育限制了学生的想象,而老师在教的时候也是仅局限于诗歌的浅层意思上,譬如朱熹的《春日》其实是说理的,却一直被误解为是春游之作,这就是由于对诗歌的鉴赏力不够导致的,所以学生在这种环境下对诗歌的意蕴理解不透彻也就有情可原了。听了周院长这番掷地有声的话,我们内心受到了极大的震动,对于以前一些似懂非懂的现象,也慢慢有了更深层次的体悟。
让诗词在现代社会扎根
对于古典诗词能否在现代社会依然拥永葆它的魅力,周院长给出了最中肯的回答:“将古典诗歌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以致让它更好的为现代人所接受,我觉得是有出息的子孙应该办的事情,而且这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比如我如果写一首纪念中共成立九十周年的诗歌,我就一定要融入时代特点。而且在网络日新月异的今天,我们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更多与诗歌有关的信息,像我就经常在淮楚诗词网上发表和观看一些诗歌,既方便又能拉近与时代的距离,何乐而不为呢。”对于现今流行的网络诗歌他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比如像梨花体诗歌,我觉得那不叫诗歌那叫废话,现代人对诗歌有创新我不反对,但是他们不能糟蹋诗歌,现代的一些诗歌完全不讲究押韵,这一规矩被破坏了之后就破坏了诗歌的神韵,凡事都是这样,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如果是写新诗就该顺着闻一多当初的路子往下走,如果一味得糟蹋诗歌就等于糟蹋他们自己。”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独立思考、有着渊博学识、熠熠闪光的思想者。
诗词书画对一个人的心境有很大的影响,它可以让你在为凡尘俗世所累时获得一份心灵的宁静,让你不去汲汲于名利,而是在一片心灵的田园中不断的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对周院长的采访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十分钟,但是从中学到的做人、做事的道理却是需要我用一辈子去铭记和回味的,而他宛如一汪净水的人生哲学也是需要我们用一生去学习和领悟的。
文学院采访组记者名单:
汪洋梅 王程 刘玮 仕薇琳 王慧 宋飘 盛婷婷 柳香梅 李玮 张碧涵
指导老师:王新鑫
(作者:张碧涵 审核:王新鑫)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