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宣传部 >> 记者专访 >> 正文
【解读城环学院】朱国传谈“121”人才培养模式——访城环学院院长朱国传
来源: 时间:2011年06月21日 00:00   点击数:

4月15日下午,校党委宣传部“百名记者走基层,解读二级学院”的记者走进城环学院院长办公室,对城环学院朱国传院长进行了采访。

当今社会是人才竞争的社会,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企业保持竞争力的有利资本。城环学院时刻关注市场上的人才需要,不断修订调整人才培养及就业的相关政策,力争将学生培养为高层次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加强实践课程教学、实践训练,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据悉,城环学院的2010届毕业生就业率达100%,保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的荣誉。

朱国传院长说,城环学院根据时代发展变化和专业办学需要以及本科生就业形势,在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适当调整,形成了“1年基础、2年专业、1年实践”的“121”人才培养模式。

1年基础”

“1年基础”即一年级打基础,进行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教育,建立专业基础,巩固专业思想,夯实人文素质和科技素质功底。

朱院长说:城环学院针对师范专业的学生,要求每个学生每星期至少有一次上讲台试教15分钟的机会,每周都有“三字一画”的技能课的训练,并且要求学生每星期交一篇教案等等。

人才的培养需要一个完善的教育教学体制。城环学院是我校最早实行“助理班主任制”的学院之一,由高年级的学生协助大一各班班主任负责班级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同时,学院通过师生“双向选择”为每一位学生配备指导教师,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2008年城环学院朱国传、崔延松、周晓钟和庄秀琴等4位老师被聘为青年教师导师。

师资队伍的建设是人才培养的最核心、最基本的问题,为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院现有教职工40人,其中专任教师33人。专任教师中有教授和研究员3人、副教授8人、讲师19人;博士7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13人。学院严格要求每个老师做一个公开承诺: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努力提升专业知识、有效地引导学生,认真备课等等。学院还安排导师组定期或不定期地进行听课,检查老师的备课情况和课堂教学。

2年专业”

“2年专业”即二、三年级进行专业教育和专业方向教育,建立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体系和专业技能体系,夯实专业知识和能力基础。

城环学院根据学校有效的协调安排以及专业本身的需要,改善教学设备、调整实验室的配置,增设了GIS应用、城市GIS、计算机硬件和房地产营销等实验室,并且申请购置设备,努力让学生们都有机会学习接触到现代先进的仪器设备,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在了解专业理论的同时,也了解专业仪器的使用。此外,城环学院对二、三年级的学生加大力度整合专业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践课程,巩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城环学院根据不同专业的实际需要,要求学生一星期至少上四节实验课,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还组织师范专业的学生到淮中、清中等中学听有经验的老师的示范课,使学生了解中学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模式,取长补短,开阔视野,学习积累经验。

1年实践”

“1年实践”即四年级进行专业(毕业)实习实践,提升学生面向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生就业问题是社会、学校、领导、老师以及学生本人最关心的话题。城环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就业工作。城环学院要求学生在第六学期结束的暑假就联系实习单位,朱院长说,学院鼓励学生自己联系实习单位,如果实习单位同意留用,第七学期按规定办理“顶岗实习”手续继续实习,并可延续至毕业;专业实践方面,先后组织安排了2007、2008、2009级学生的教育实习、区域地理实习、自然地理综合实习、地质实习、区域测绘实习,收到了预期效果;2010届毕业生的论文答辩按程序规范进行,其中,有5篇毕业论文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

朱院长说,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在制定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采取切实措施,努力促使毕业生实现就业。

大学生通讯社百名记者走基层解读二级学院教科院采访组成员名单:

组长:高文萍

组员:刘沙、张璇、李媛、王静、周荣宝、李金梅、李晔、侯侣玲、周晗、闻丽、余婷婷、田苏阳、王雅琼

指导老师:任燕

(作者:李金梅 审核:任燕)

关键词:

本文来源: 淮师新闻网责任编辑:root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

编辑:roo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