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揣着忐忑的心情,来到陈书记办公室门口,轻轻敲了门,一声爽朗的:“请进。”顿时让我的心情放松了不少。原以为陈书记应该是一个不苟言笑的人,但是再见到陈书记之后,这个“原以为”就彻底被我抛掷脑后了。陈书记亲自给我倒了杯水,还招呼我坐,亲切的言语,灿烂的笑容,都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依托专业平台
生科院以江苏省环洪泽湖生态农业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淮安市科普教育基地——生物标本馆为平台,结合专业特点开展专业文化活动,切实为洪泽湖生态区地经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学院充分发挥“环洪泽湖区域植物物种质资源创新与综合利用”这个省高校“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团队,淮安市经济薄弱村科技特派员以及淮安市重点推进村挂联教授在指导学生进行以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指导作用和示范作用,不断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切实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的实践水平。
发展专业社团
社团是生科院文化活动的重要载体,生科院现在有五个社团,其中“绿之源”环保协会和“童第周”生物科技协会是与专业紧密联合的2个老牌社团。王新风教授指导的“童第周”生物科技协会通过成立兴趣小组,开展专业讲座,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促使同学们尽快走进实验室开展专业研究,在老师指导下学生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论文几十篇。蒋功成教授指导的“绿之源”环保协会立足于师院,面向社会,植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致力于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其举办的关注饮用水,环保宣传进小学,为数目“穿衣”,争做“低碳达人”,“迎世博 净淮安”大型水质检测系列活动,古运河水质分析等活动都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绿之源”坚持走“环保之路,主持的“保护母亲河”系列活动为团中央三类立项,主持的《环洪泽湖生态区,农业面源污染控制》项目还入围2010年度“中国青年丰田环境保护资助对行动”项目资助通过这些专业活动,不仅潜移默化的巩固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服务社会的意识。
打造特色品牌
生科院在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中着力打造专业特色品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院每年均组织由高学历,高职称,专业型党员教师和党员学生骨干组成的科技支农服务团赴实验基地开展各色服务活动。活动不仅给农民带去了知识,带去了技术,也带去了实惠。
同时也使全体队员在实践中接受了教育,增长了才干并了解了农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提高了“三农”意识,提高了科研能力和解决实际生产的能力。此外学院每年还结合专业举办专业技能比赛,例如淮师技能大赛,专业情景剧比赛,专业实验技能大赛,以便检测同学们的专业技能培训效果,更好的为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
培养学生服务意识
除了发展学生的专业和技能,生科院也注重学生人格的培养。比如在考研期间设立的“学生考研服务站”被誉为“十佳优质服务站”。学校进行安全检查,大一的优秀志愿者便自告奋勇去为大四的毕业班打扫宿舍。大一刚进学校,就有很多志愿者帮助新生提行李,找宿舍,俨然一副大姐姐照顾小妹妹的摸样,让人心中充满感谢之情。
时间过得贼快,不争气的肚子就在畅谈时也加入了会谈,陈老师和蔼的笑了,说:“抱歉啊,用了你这么长时间,饿了就去吃饭吧。”原本是我在他百忙中还去打扰他,却不想陈老师却如此关怀,千言万语凝结在口,却是表达不出,只能说一句“谢谢老师”。
大学生通讯社百名记者走基层解读二级学院教科院采访组成员名单:
组长:高文萍
组员:刘沙、张璇、李媛、王静、周荣宝、李金梅、李晔、侯侣玲、周晗、闻丽、余婷婷、田苏阳、王雅琼
指导老师:任燕
(作者:王静 审核:任燕)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