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他从淮阴师范学院历史学专业毕业。
2002年,他靠自己的能力取得留校的机会,成为历史与社会学系的团总支书记。
曾经4年内,他独自一人承担着团学所有的日常工作。
2011年,在他工作的第9个年头,他依然坚守着岗位,用执着诉说着坚定与成就。
走进团委办公室,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大大小小的奖杯和荣誉证书,10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09级学生广播操二等奖等等。种种荣誉,是丁老师九年如一日工作的结晶。
丁老师现在主要负责团委(包括学生会、自管会)、毕业生就业指导及学生支部的工作。尽管事情杂乱繁多,丁老师却打理的井井有条,他说:“我的工作分为4个道程序:管理、关爱、要求、帮助。重点工作落实在服务上,一切以关心学生为本。”作为一个老师,最大的希望莫过于看到学生成才,融入社会,顺利走上工作岗位。丁老师还一一细数了各届学生会主席、团委副书记的就业情况,其中有在淮安神旺酒店当副经理的,有在南京高校当辅导员的,有当公务员的,有成为中学骨干教师的,还有自主创业在北京开公司的。丁老师说:“学生能有这样的成绩我是感到十分高兴的,老师的奉献是无私的,而我的职责就是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中为他们搭建平台,展示自我。”
对于有能力的学生,丁老师表示由衷的赏识,然而,对于问题生,丁老师却用其独特的方式感动并转化他们。丁老师说:“记得02级有个女生是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位学生,她从小在父母身边长大,从来没有独立生活过,进入大学后与同学相处不好,生活无法自理,结果导致生活学习一团糟,这样的学生我是第一次遇到,想要转变她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于是我经常找她谈话,启发并开导她,并让她参加各种的活动,鼓励她学会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久而久之,她可以在公共场合发表意见,也习惯了宿舍的集体生活。看到她的进步,我觉得所有的努力都值得。”然而各种各样的问题生层出不穷,丁老师唯一的策略就是以不变应万变,06级一位从生科院转到历史学院的学生,曾经是个网虫,经常整夜呆在网吧玩游戏,荒废学业。丁老师多次与之谈话,对其并没有多大效果,丁老师告诉记者:“一到上课时间,我就会跑到班级看他是否出勤,不在的话,我就跑到宿舍找他,我曾经在网吧逮住他多次,在他沉迷于网络游戏时把他拉回现实。看到这样的学生屡次管教不听,我十分的着急,一方面感觉对不起家长,另一方面我对自己的能力感到怀疑,偶然的一次,我与他的父亲交谈,握手的时候我感觉到他父亲满手的老茧,于是,我再次找他谈话的时候只是要求他回家摸一摸父亲的手,后来他便哭了。从那以后,我看着他在慢慢的进步,内心的喜悦是无法言喻的。”
丁老师对学生工作及其负责认真,用一颗包容的心对待学生的错误,丁老师一直强调学生和老师之间是相互平等的关系,办公室里,他总是请学生坐着,和他们在一个自由轻松的环境下交谈。在谈及丁老师的工作模式时,丁老师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届与届学生之间的差别大,面对不同的社会环境和学习环境,作为班主任,需要通过与学生接触,用心发现学生的特点,对症下药。丁老师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在积极改进自身工作。他坦言:“呆在这个岗位上9年,曾经也产生过懈怠心理,只是团委书记一职早已深入我心底,我发自内心的热爱它。其实,我不认为团委书记是个职务,而是一个服务学生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与学生打交道,把学生表现出来的思想、状态向上级反应,将上级的指示传递给学生。
“您对您的工作有哪些计划与设想呢?”
“我一直主张把工作中心下移,致力于基层团支部的建设。团是党的后备军,培养出合格的党员是团委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单纯的灌输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并将育人理念融入其中,这样更易于学生接受。”面对头绪千万的工作程序,丁老师没有丝毫懈怠,责任心极强的他既对大四即将毕业的学生进行就业指导,又要给刚入学的大一上职业生涯规划课。他说:“做老师的最大的心愿无非就是看到学生毕业后找到好工作,所以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四学生的就业指导演练,创业大赛,就业信息发布,用人单位推荐,每项任务我都尽心尽力的完成。这不仅仅是老师的职责,也是我对自己的要求。”
(作者:董娟 审核:韩翔)
关键词:
微博达人: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1.4.1
网友跟帖:共有条跟帖
匿名